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8315发布日期:2023-07-25 16:5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材料烘干,具体为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在新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烘干装置对其进行烘干处理。

2、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2020422093.8,公开了一种新材料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烘干罐,烘干罐的罐底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两端穿过密封轴承并向外延伸,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以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均匀等距的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夹具,烘干罐的内罐壁上呈环形均匀等距的安装有若干个烘干灯,位于烘干罐外转动轴的轴壁上对称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两个从动锥齿轮之间设有主动锥齿轮,且两个从动锥齿轮关于主动锥齿轮对称设置;通过在往复转动的离心力和烘干灯作用下,将新材料表面的水分甩下,加快自身被烘干的速度,减少需等待时间,提高了新材料生产收益。

3、该烘干装置虽然通过离心作用将新材料表面的水分进行甩干处理,但是在甩干的过程中是通过单一的夹具将新材料进行固定处理,这种固定的方式导致每次进行甩干处理的材料不能同时放置太多,只能对少量的新材料进行夹持固定,工作效率低下,甩干及烘干完成后需要手动将新材料进行挨个取出,大大增加了烘干的工作量,提高了烘干成本。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只能对少量的新材料进行夹持固定,工作效率低下,甩干及烘干完成后需要手动将新材料进行挨个取出,大大增加了烘干的工作量,提高了烘干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烘干装置本体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

3、烘干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组电热片,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插设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底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脱料组件,脱料组件包括脱料台,脱料台的底端中心位置处与旋转轴相连接,脱料台的上表面装设有储料结构。

4、优选的,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内壁沿水平线向下呈夹角,便于烘干后的新材料在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表面集中汇集到最低点。

5、优选的,烘干装置本体与旋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旋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烘干装置本体上,便于旋转轴进行转动,同时保证连接处的结构稳定。

6、优选的,脱料组件还包括卡合槽和第一钢丝网,卡合槽设置为两组对称分布在脱料台的侧面,便于通过卡合槽来限制住储料结构的位置,第一钢丝网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脱料台的顶点中心位置处,便于装配后第一钢丝网位于第二钢丝网的中心位置,进而保证新材料投入后分布均匀。

7、优选的,脱料台为圆台结构,便于脱料台表面的新材料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自然向外滑落。

8、优选的,储料结构包括第二钢丝网,第二钢丝网的底端表面与脱料台的顶端表面相抵触,第二钢丝网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的表面开设有投料口,便于通过投料口向第二钢丝网和第一钢丝网形成的腔室内投放新材料,顶盖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握把,便于通过握把向上抽动第二钢丝网,进而打开第二钢丝网和第一钢丝网形成的腔室。

9、优选的,顶盖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发热灯,且发热灯插设在第一钢丝网内,便于通过发热灯从内侧向新材料进行烘干。

10、优选的,第二钢丝网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块,且卡合块设置为两组,卡合块的位置与卡合槽的位置相对应,卡合块与卡合槽组成卡合式结构,便于将第二钢丝网和第一钢丝网进行相对固定,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腔室。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之间形成一个腔室,进而便于将新材料批量放置到其中进行甩干和烘干处理,大大提高了新材料烘干的效率,通过脱料台侧面的斜面设计,向上抽出第二钢丝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新材料沿着脱料台的表面向外滑落到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进而烘干后的新材料统一汇集到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右侧经出料口进行排出,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缩减成本。

12、1.设置有脱料组件和储料结构,通过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之间形成一个腔室,进而便于将新材料批量放置到其中进行甩干和烘干处理,而且通过投料口的设计,可以直接将新材料进行批量投入,大大提高了新材料烘干的效率。

13、2.设置有脱料台,通过脱料台侧面的斜面设计,向上抽出第二钢丝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新材料沿着脱料台的表面向外滑落到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再经过烘干装置本体底端内壁的斜面设计,进而烘干后的新材料统一汇集到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右侧经出料口进行排出,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缩减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1),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的底端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的底端内壁沿水平线向下呈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本体(1)与旋转轴(6)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5),所述旋转轴(6)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在烘干装置本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组件(8)还包括卡合槽(802)和第一钢丝网(803),所述卡合槽(802)设置为两组对称分布在脱料台(801)的侧面,所述第一钢丝网(80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脱料台(801)的顶点中心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台(801)为圆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结构(9)包括第二钢丝网(901),所述第二钢丝网(901)的底端表面与脱料台(801)的顶端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二钢丝网(9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902),且顶盖(902)的表面开设有投料口(903),所述顶盖(90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握把(9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902)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发热灯(905),且发热灯(905)插设在第一钢丝网(803)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网(9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块(906),且卡合块(906)设置为两组,所述卡合块(906)的位置与卡合槽(8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合块(906)与卡合槽(802)组成卡合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新材料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材料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本体,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烘干装置本体的右侧底端开设有出料口,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烘干装置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组电热片,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插设有旋转轴。本技术通过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之间形成一个腔室,进而便于将新材料批量放置到其中进行甩干和烘干处理,大大提高了新材料烘干的效率,通过脱料台侧面的斜面设计,向上抽出第二钢丝网后,进而烘干后的新材料统一汇集到烘干装置本体的底端右侧经出料口进行排出,大大节约了操作时间,缩减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柴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雨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