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式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6838发布日期:2023-10-14 16: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过冷式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冷式除湿机。


背景技术:

1、在一些大型的热泵除湿机中,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加大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流通面积以获得更好的除湿效果,热泵除湿机被简化成一层结构,如专利cn202121493008.8公开的箱式热泵除湿机;在这种热泵除湿机中,压缩机、储液器、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等部件是设置在较为远离蒸发器的独立腔室中,以减小气流阻力以及防止气流冲刷侵蚀这些部件。

2、然而,实际使用中发现这样的热泵除湿机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制冷剂从储液器流出后,要经过较长的管路再流至节流部件和蒸发器,储液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太长,管内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导致制冷剂在节流部件前产生气泡,通过节流部件的制冷剂流量受到限制,制冷能力减小,除湿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冷式除湿机。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冷式除湿机,包括箱体和热泵系统,所述箱体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出口和冷媒入口的压缩机,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冷媒入口之间顺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储液器、过冷器、节流部件和蒸发器,过冷器和所述蒸发器均设于所述进气口。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冷式除湿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过冷器,即使因储液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太长而在管内产生气泡,过冷器也能对进入节流部件之前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消除管路内出现的气泡,避免了制冷能力减小、除湿效率降低的问题;而且,过冷器与蒸发器一同设置于进气口处,利用被蒸发器降温的空气对过冷器进行冷却,无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即可使过冷器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设有左部腔、中部腔和右部腔,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左部腔的左端,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中部腔,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储液器均设于所述右部腔,所述左部腔与所述中部腔之间设有风机,所述中部腔与所述右部腔之间设有隔断。空气从进气口由左至右穿过蒸发器和过冷器后流动至左部腔内,然后从风机处流动至中部腔,然后从排气口排出,无需经过右部腔,把压缩机、储液器均设置于右部腔,设于右部腔内的这些部件不会对空气的流动产生阻碍,而且能防止流速较快的空气侵蚀这些部件。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所述过冷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从左至右顺次叠设。这样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外冷凝器,所述室外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并连设置。这样可强化热泵系统的对外散热,使热泵系统可进行恒温除湿或降温除湿。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所述过冷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合称为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底部设有接水盘。蒸发器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能收集于接水盘,便于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处理,防止冷凝水四处流淌积聚导致细菌滋生。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盘的上侧设有多个支撑梁,所述第一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梁。通过设置支撑梁,第一组件能设置于接水盘的上侧,避免第一组件的底部被浸泡在水中。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包括多个蒸发单元,多个蒸发单元从上至下依设置,每个所述蒸发单元的底部均设有接水槽。防止位于上部的蒸发单元产生的冷凝水流至位于下部的蒸发单元,使位于下部的蒸发单元较为干燥、除湿效果较好。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接水槽之间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设于其顶部的接水槽连通。逐级排水,设置长度较短的排水管即可实现多个接水槽的排水,结构简单紧凑。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部件为膨胀阀。这样热泵系统可以调节节流的大小,使用更灵活。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节流部件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连接有分流头。分流头的设置使冷媒在此处产生均匀地分流,以达到蒸发器内各管路换热均匀、充分发挥蒸发器热交换的功能。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和热泵系统,所述箱体(100)设有进气口(110)和排气口(120);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出口和冷媒入口的压缩机(310),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冷媒入口之间顺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320)、储液器(330)、过冷器(340)、节流部件和蒸发器(370),过冷器(340)和所述蒸发器(370)均设于所述进气口(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设有左部腔(101)、中部腔(102)和右部腔(103),所述进气口(110)设于所述左部腔(101)的左端,所述排气口(120)设于所述中部腔(102),所述压缩机(310)和所述储液器(330)均设于所述右部腔(103),所述左部腔(101)与所述中部腔(102)之间设有风机,所述中部腔(102)与所述右部腔(103)之间设有隔断(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70)、所述过冷器(340)和所述第一冷凝器(320)从左至右顺次叠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外冷凝器(380),所述室外冷凝器(380)与所述第一冷凝器(320)并连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70)、所述过冷器(340)和所述第一冷凝器(320)合称为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底部设有接水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上侧设有多个支撑梁,所述第一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70)包括多个蒸发单元,多个蒸发单元从上至下依设置,每个所述蒸发单元的底部均设有接水槽(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接水槽(150)之间设有排水管(151),所述排水管(151)与设于其顶部的接水槽(15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件为膨胀阀(3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冷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件与所述蒸发器(370)之间连接有分流头(3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冷式除湿机,包括箱体和热泵系统,所述箱体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出口和冷媒入口的压缩机,冷媒出口和冷媒入口之间顺次连接有第一冷凝器、储液器、过冷器、节流部件和蒸发器,过冷器和蒸发器均设于进气口。通过设置过冷器,即使因储液器与节流部件之间的管路太长而在管内产生气泡,过冷器也能对进入节流部件之前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消除管路内出现的气泡,避免了制冷能力减小、除湿效率降低的问题;而且,过冷器与蒸发器一同设置于进气口处,利用被蒸发器降温的空气对过冷器进行冷却,无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即可使过冷器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澳霆环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