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6948发布日期:2023-09-04 12:2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水供暖锅炉,特别涉及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热水供暖锅炉是一种生产热水,实现卫浴热水和供暖热水提供的锅炉设备。现在的热水供暖锅炉,一般是采用是在燃烧室外螺旋缠绕换热水管的方式,将燃烧室内的燃气燃烧的热量传递至换热水管的水中,例如专利号cn202221013590.8提出的一种螺旋式换热常压热水供暖锅炉。但是,该类热水供暖锅炉,燃烧室内气体是自下朝上流动的,烟气从燃烧室上方排出,燃烧产生的杂质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易残留在排烟管路和燃烧室内,且换热水管缠绕在燃烧室外侧的换热方式,热量以溢散在燃烧室外,换热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包括:封装基壳、燃烧器、换热模块、点火组件、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

3、所述封装基壳围设有燃烧室,上方开设有进风口,下方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燃烧器及点火组件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顶部;

4、所述换热模块包括若干个换热管和若干个换热回转组件;若干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换热回转组件;相邻两个换热管通过换热回转组件连通,并在燃烧室内形成往复来回流通的换热通道;该换热通道与所述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连通。

5、可选的,所述换热模块还包括两个换热夹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可分别穿设于一个所述换热夹板。

6、可选的,若干个所换热管呈格栅结构,间隔排列有若干个横行及若干个竖列。

7、可选的,所述换热回转组件包括横向连通组件和纵向连通组件;所述横向连通组件可使同一横行的相邻两个换热管位于同一换热夹板的一端连通;所述纵向连通组件,可使同一数列的相邻两个换热管位于同一换热夹板的一端连通。

8、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和换热回转组件呈对称结构布置,形成有两段相互独立的所述换热通道;所述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居中设置在封装基壳,可同时连通两段所述换热通道。

9、可选的,所述进水接口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所述出水接口靠近所述燃烧室的上方设置。

10、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为扁管、圆管、矩形管或翅片管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封装基壳围设有燃烧室,上方开设有进风口,下方开设有出风口,燃烧器设置在燃烧室的顶部,空气从进风口送入燃烧器与燃气混合,并被点火组件点燃燃烧,形成垂直向下的高温烟气紊流;换热模块的换热管和换热回转组件连通形成往复来回流通的换热通道,该换热管在燃烧室内形成间隔立体的气体通道,换热管内置在换热室内,可扩大高温烟气紊流与换热管的换热接触面积,热量在换热室内进行交换,不易溢散在燃烧室之外,可有效保证燃烧换热效率;并且,气流是从上朝下流动的,杂质可较为轻易的被携带至下方的出风口,并随高温烟气所带走,不易堆积在换热室内,不易造成换热气路的堵塞。

1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基壳(10)、燃烧器(20)、换热模块(30)、点火组件(40)、进水接口(50)及出水接口(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30)还包括两个换热夹板(33),所述换热管(31)的两端可分别穿设于一个所述换热夹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换热管(31)呈格栅结构,间隔排列有若干个横行及若干个竖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回转组件(32)包括横向连通组件(321)和纵向连通组件(322);所述横向连通组件(321)可使同一横行的相邻两个换热管(31)位于同一换热夹板(33)的一端连通;所述纵向连通组件(322),可使同一数列的相邻两个换热管(31)位于同一换热夹板(33)的一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1)和换热回转组件(32)呈对称结构布置,形成有两段相互独立的所述换热通道;所述进水接口(50)和出水接口(60)居中设置在封装基壳(10),可同时连通两段所述换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50)靠近所述燃烧室(70)的下方设置,所述出水接口(60)靠近所述燃烧室(70)的上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1)为扁管、圆管、矩形管或翅片管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热水供暖锅炉的全预混冷凝燃烧换热装置,包括:封装基壳、燃烧器、换热模块、点火组件、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封装基壳围设有燃烧室,上方开设有进风口,下方开设有出风口;燃烧器及点火组件设置于燃烧室的顶部;换热模块包括若干个换热管和若干个换热回转组件;若干个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换热回转组件;相邻两个换热管通过换热回转组件连通,并在燃烧室内形成往复来回流通的换热通道;该换热通道与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连通。本技术,空气从进风口送入燃烧器与燃气混合,并被点火组件点燃燃烧,形成垂直向下的高温烟气紊流,换热管在燃烧室内形成间隔立体的气体通道,可扩大接触面积,保证燃烧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江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江工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