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7227发布日期:2023-05-13 18:0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空气经过安装在空调室内机内部的换热器换热形成换热气流,然后由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出风口排到室内,换热气流作为冷源或热源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以降低或增加室内空气温度,从而满足人们的制冷或制热需要。

2、由于机壳出风口都是开口朝下设置的且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都是固定的,众所周知,热空气的密度小,冷空气的密度大,这就导致较热的换热气流从机壳出风口排出后还未与人体充分接触就上升到室内上方空间,而且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只有较热的换热气流将室内空气温度整体提高后,人们才能感受到制热效果;而较冷的换热气流从机壳出风口排出会相对室内风下沉并直吹人体,由于换热气流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较大,过冷的换热气流直吹人体会使人体感觉不舒适,甚至容易导致空调病,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用户体验也较差。

3、现阶段,人们在机壳内部设置了导叶风板,导叶风板位于贯流风道与机壳出风口的连通处,以调节贯流风道开口的大小和方向;通过控制导叶风板的转动角度,可从而控制由机壳出风口流出的换热气流的大小和风向。虽然导叶风板可以使较热的换热气流朝下流出空调室内机,以增加较热的换热气流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路径和时间,也可以使较冷的换热气流朝上流出空调室内机,以避免较冷的换热气流直吹人体,但是导叶风板要想实现增加热交换路径或防直吹效果需要把贯流风道开口开到很小,这会导致出风气流较小,影响室内换热,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机壳出风口流到室内的空气直吹人体、引起人体不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3、机壳,其开设有机壳出风口和机壳进风口,机壳左侧到机壳右侧为机壳的长度方向;

4、换热器,其设于机壳内部并靠近机壳进风口设置;

5、贯流风机,其设于机壳内部并位于换热器背离机壳进风口的一侧;

6、导风板,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机壳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机壳出风口;

7、第一风板组件,其设于机壳出风口处;第一风板组件开设有与机壳出风口连通的第一风道;

8、第二风板组件,其设于机壳出风口处;第二风板组件与第一风板组件沿机壳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分布;第二风板组件开设有与机壳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

9、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壳并与第一风板组件连接,以调节第一风道的开口方向;

10、当第一风道的开口方向与第二风道的开口方向错开时,通过贯流风机运转,将机壳内部空气由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沿不同方向流到室内。

1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对由机壳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进行导向引流;通过设置第一风板组件和第二风板组件,利用第一风板组件转动,以使第一风道的开口方向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第一风道的开口方向与第二风道的开口方向错开,以降低由机壳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速,防止气流直吹人体。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风板,两个第一风板共同形成第一风道且两个第一风板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机壳对应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沿机壳长度方向延伸。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风板组件的两个第一风板通过第一风板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第一风板连接件连接于第一风板远离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一端。

1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风板连接件,利用第一风板连接件将第一风板组件的两个第一风板被连接于一体,以使一个驱动电机可以同时驱动第一转轴连接的第一风板和第二转轴连接的第一风板转动。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风板,两个第二风板共同形成第二风道且两个第二风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与机壳对应连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沿机壳长度方向延伸。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板组件的两个第二风板通过第二风板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第二风板连接件连接于第二风板远离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的一端。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内部分别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空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对应套设于第一连接轴的空腔、第二连接轴的空腔中。

18、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套设于第一连接轴空腔中、第二转轴套设于第二连接轴空腔中,以简化第一风板组件和第二风板组件的结构,从而使第一风板组件和第二风板组件方便布置于机壳出风口处。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板与对应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风板与对应的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为一体。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内部设有机壳连接件,机壳连接件位于机壳出风口处并与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连接。

2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机壳连接件,利用机壳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以增加第一风板组件和第二风板组件安装的可靠性。

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机壳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对应设置并分别设有与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卡接的卡口。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板和第二风板分别设有避让口,避让口位于第一风板或第二风板靠近机壳连接件的一端。

2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避让口,以防止机壳连接件干涉第一风板和第二风板运动。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通过在机壳出风口处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对由机壳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行分流和导向,从而在不降低换热气流流量的情况下,可以调节换热气流的流向和流速;通过设置第一风道的开口方向随着空调室内机制冷或制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制冷时沿倾斜向上的方向排出冷换热气流,在制热时沿朝下的方向排出热换热气流,以使空调室内机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通过实时变化第一风道的开口方向,还可以降低换热气流的流速,实现柔风效果;而且,第一风板组件和第二风板组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布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风板,两个所述第一风板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风道且两个所述第一风板分别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所述机壳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沿所述机壳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风板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风板通过第一风板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风板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风板远离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风板,两个所述第二风板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风道且两个所述第二风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与所述机壳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分别沿所述机壳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板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二风板通过第二风板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风板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风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内部分别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空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对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空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空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风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部设有机壳连接件,所述机壳连接件位于所述机壳出风口处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对应设置并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或所述第二连接轴卡接的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板和所述第二风板分别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位于所述第一风板或所述第二风板靠近所述机壳连接件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换热器、管流风机、导风板、第一风板组件和第二风板组件;机壳开设有机壳出风口和机壳进风口,机壳左侧到机壳右侧为机壳的长度方向;换热器设于机壳内部并靠近机壳进风口设置;贯流风机设于机壳内部并位于换热器背离机壳进风口的一侧;导风板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机壳出风口处;第一风板组件设于机壳出风口处;第一风板组件开设有与机壳出风口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二风板组件设于机壳出风口处;第二风板组件与第一风板组件沿机壳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分布;第二风板组件开设有与机壳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该空调室内机能够降低换热气流流速,避免空气直吹人体。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臣,孙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