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8939发布日期:2023-08-24 23: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1、闭式冷却塔是大型工矿企业中常用设备之一,当冷却塔进入寒冷季节运行时,由于塔外环境温度低,相应的露点温度也低,此时,冷却塔内排出的湿热饱和空气与之接触便会迅速产生大量的白雾,要解决冷却塔寒冷季节产生的白雾现象,其唯一途径必须降低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即将排出塔外的湿热饱和空气程度,通过有效方法使之成为不饱和空气后再排出塔外。现有的闭式冷却塔的消雾结构一般包括在喷淋结构上方设置脱水结构,脱水结构一般为pvc脱水板,通过脱水板与湿热空气接触,使塔内饱和湿空气形成冷凝水得到回收,同时转化为不饱和空气排出塔外,实现消雾,但是,脱水板结构单一,而湿热空气持续增加时,依然存在部分外溢至空气中形成白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雾效果好的环保型闭式冷却塔。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置有喷淋集水区,所述喷淋集水区上方设置有进风区,进风区包括布设于塔体侧壁的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区上方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上方设置有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上方还设置有消雾结构,所述消雾结构包括脱水结构以及混风结构,所述脱水结构包括多块pvc脱水板,所述混风结构包括进风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竖板,竖板前后端与塔体抵触,竖板侧端与塔体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道,竖板下端置于冷却盘管之上,竖板上端置于pvc脱水板之上,所述塔体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

4、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最上端脱水板自中部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

5、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竖板上端设置有横板,横板置于pvc脱水板上方,且向下倾斜布设,所述塔体顶壁向下设置有呈l型的导板,导板置于出风口与横板之间。

6、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进风道上设置有控制挡板,所述控制挡板呈c型,横向滑动连接于塔体侧壁和竖板。

7、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塔体侧壁上还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置于呈c型的控制挡板的上下端之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在pvc脱水板进行消雾之后再通过混风进行再次的降低湿热空气的饱和度,由于混风是通过进风口处通过进风道流动,精简结构,保证消雾效果;另一方面增设百叶窗,增加进风结构,在冬季冷却换热效果较高时,也能进行较好的消雾。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置有喷淋集水区,所述喷淋集水区上方设置有进风区,进风区包括布设于塔体侧壁的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区上方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上方设置有喷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结构上方还设置有消雾结构,所述消雾结构包括脱水结构以及混风结构,所述脱水结构包括多块pvc脱水板,所述混风结构包括进风道,所述塔体内设置有竖板,竖板前后端与塔体抵触,竖板侧端与塔体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道,竖板下端置于冷却盘管之上,竖板上端置于pvc脱水板之上,所述塔体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最上端脱水板自中部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上端设置有横板,横板置于pvc脱水板上方,且向下倾斜布设,所述塔体顶壁向下设置有呈l型的导板,导板置于出风口与横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上设置有控制挡板,所述控制挡板呈c型,横向滑动连接于塔体侧壁和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侧壁上还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置于呈c型的控制挡板的上下端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消雾式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置有喷淋集水区,喷淋集水区上方设置有进风区,进风区包括布设于塔体侧壁的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进风区上方设置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上方设置有喷淋结构,喷淋结构上方还设置有消雾结构,消雾结构包括脱水结构以及混风结构,脱水结构包括多块PVC脱水板,混风结构包括进风道,塔体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本技术在PVC脱水板进行消雾之后再通过混风进行再次的降低湿热空气的饱和度,由于混风是通过进风口处通过进风道流动,精简结构,保证消雾效果;另一方面增设百叶窗,增加进风结构,在冬季冷却换热效果较高时,也能进行较好的消雾。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靳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洋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