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4190发布日期:2023-08-25 02:1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暖器,特别是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


背景技术:

1、电暖器作为一种家用电热器具,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使用发热组件进行发热,使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以空气为媒介为室内供暖,因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安全可靠等特点,已经被普遍用于家庭等室内场所。与燃木、燃气取暖设备相比较而言,电暖器无异味无烟尘,深受用户的喜爱。

2、现有的电暖器在内部的结构设计上比较紧凑,内部用于对流的空间比较狭小,散热效率比较低,供暖的速度无法发挥到最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

2、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上均固定安装外壳,所述外壳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壳体,两个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拼接的方式与两个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加热单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气栅,一个所述外壳上设有触屏控制器,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导线与所述触屏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屏控制器控制加热单元工作。

3、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若干长条形的干烧式加热组件,若干所述干烧式加热组件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平行,若干所述干烧式加热组件与两个所述外壳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若干所述干烧式加热组件通过拼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若干所述干烧式加热组件以并联的方式通过导线与所述触屏控制器连接。

4、所述干烧式加热组件包括前盖、后盖、圆管和干烧式电加热棒,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为长条形的板件,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平行,所述圆管位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之间,所述干烧式电加热棒插入所述圆管并与所述圆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干烧式电加热棒通过导线与所述触屏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屏控制器控制所述干烧式电加热棒的通断电,所述圆管通过若干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散热的翅片。

5、若干支撑板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支撑板围绕所述圆管呈“米”字型分布且均与所述圆管固定连接,其中三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前盖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另外三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后盖的前表面固定连接。

6、两个所述底座均为拱形结构,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垂直。

7、有益效果

8、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其具有如下优势:

9、本装置中的干烧式加热组件采用中空的结构设计,给装置内的空气对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有效的提升了供暖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重量,加强了装置的便携性,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所述底座上均固定安装外壳(2),所述外壳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壳体,两个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拼接的方式与两个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加热单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气栅(3),一个所述外壳上设有触屏控制器(4),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导线与所述触屏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屏控制器控制加热单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支撑板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支撑板围绕所述圆管呈“米”字型分布且均与所述圆管固定连接,其中三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前盖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另外三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后盖的前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均为拱形结构,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速热智能电暖器,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上均固定安装外壳,所述外壳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壳体,两个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拼接的方式与两个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加热单元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气栅,一个所述外壳上设有触屏控制器,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导线与所述触屏控制器连接,所述触屏控制器控制加热单元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供暖效果好,重量小,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暖宜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