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9711发布日期:2023-10-28 19:2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涤纶布原料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1、聚酯纤维,俗称“涤纶”。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2、聚酯切片经过干燥、熔融可以用于纺丝,熔融过程中,切片所含的水分能使聚酯发生水解而影响纺丝性能和纤维质量,因此在纺丝前必须经过干燥,使切片含水率降低到0.01%以下。切片纺丝则将干燥后的聚酯切片在螺杆中加热熔融,挤压送入纺丝箱体的各个纺丝部位,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和过滤后,从喷丝板的喷丝孔中喷出,喷出的熔体细流,被冷却气流冷却凝固成丝条,冷却后的丝条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分为聚酯长丝和聚酯短纤维(或聚酯短丝),将聚酯长丝利用织针结构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涤纶针织布。

3、现有的涤纶针织布原料:聚酯切片在干燥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电热烘干的方式,需要将聚酯切片抬升到一个较高的温度,才能对其进行完全干燥,不仅升温慢,且降温时间较长,导致聚酯切片的干燥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包括底板、偏转座、搅拌杆和罐体,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撑座,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偏转座,所述偏转座的上表面设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且罐体的内壁设有电热块,所述罐体的外壁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泵体,所述泵体的抽吸端设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设在罐体内,所述罐体的开口端设有封盖。

3、优选的,所述偏转座的一侧下表面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转动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一侧。

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设有气动杆,所述偏转座的另一侧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气动杆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底端。

5、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表面一侧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开口处设有盖板。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底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带与所述搅拌杆突出所述罐体的一端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共四个,且四个支撑座的位置在底板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涤纶针织布生产原料即聚酯切片通过进料斗导入罐体内部,然后封闭盖上封盖、盖板,此时连接外界电源使得该装置工作,泵体通电将罐体内部抽成真空状态,然后电热块通电对罐体内部原料进行加热,此时驱动电机通过链带驱动搅拌杆旋转,从而对罐体内部原料进行搅拌,在真空状态下,物料内部的水分通过压力差或浓度差扩散到表面,水分子在物料表面获得足够的动能,在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后,逃逸到真空室的低压空气中,从而被泵体抽走除去,此时,使水的沸点降低,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可使水的沸点降到80℃,60℃,40℃开始蒸发,本实用新型,降低涤纶针织布生产原料的加热温度,缩短原料的冷却时间,从而提高原料的干燥效率,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包括底板(2)、偏转座(3)、搅拌杆(6)和罐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设有支撑座(1),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偏转座(3),所述偏转座(3)的上表面设有罐体(7),所述罐体(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6),且罐体(7)的内壁设有电热块(8),所述罐体(7)的外壁设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上设有泵体(12),所述泵体(12)的抽吸端设有抽吸管(11),所述抽吸管(11)的另一端设在罐体(7)内,所述罐体(7)的开口端设有封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座(3)的一侧下表面设有安装轴(4),所述安装轴(4)转动安装在底板(2)的上表面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另一侧设有气动杆(18),所述偏转座(3)的另一侧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6),所述气动杆(18)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16)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7)的上表面一侧设有进料斗(10),所述进料斗(10)的开口处设有盖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的内壁底端设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链带(14)与所述搅拌杆(6)突出所述罐体(7)的一端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共四个,且四个支撑座(1)的位置在底板(2)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涤纶布原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涤纶针织布生产用原料加工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偏转座、搅拌杆和罐体,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撑座,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偏转座,所述偏转座的上表面设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杆,且罐体的内壁设有电热块,所述罐体的外壁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泵体,所述泵体的抽吸端设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设在罐体内,所述罐体的开口端设有封盖。本技术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降低涤纶针织布生产原料的加热温度,缩短原料的冷却时间,从而提高原料的干燥效率,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吴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惠民县富荣织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