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9625发布日期:2023-07-27 20:3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1、近几年来,随着空气质量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现代社会的室内环境中,空气净化器需要净化的区域往往是人们主要活动的场所,如桌面附近,而放置在室内角落处的空气净化器由于净化效率较低,需要工作较长的时间才能净化到桌面附近,无法满足用户对净化空气的需求。

2、另外,为了保证其净化效率,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一般需要配置多个部件,如多个过滤装置、多个风机等,或者增大各个部件体积才能保证其净化效率,这样导致空气净化器的整体体积过大,组装不方便,不便于对内部部件进行更换或维护,拆装费时,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能简化净化器结构,提高净化器的组装效率,且方便对净化器内部部件进行更换或维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净化外壳和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具有位于轴向下侧的风机进风口和位于周侧的风机出风口,所述涡轮风机可拆式设于底座上,所述净化外壳罩设于涡轮风机的外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与风机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口,所述净化外壳的侧面设有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净化出风口,所述底座上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腔的下端与净化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腔内设有滤网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桌面之间形成与净化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净化器设置为底座、净化外壳和涡轮风机三个主要结构,组装时只需要将涡轮风机安装于底座上,再装上净化外壳,从而极大的简化了净化器的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过滤腔,在底座的下表面与桌面之间形成与净化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空间,从而使得净化器从底部进风,从侧面出风,优化了气路结构,提高了净化效率。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涡轮风机包括风机外壳、设于风机外壳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风机外壳包括涡轮上壳和涡轮下壳,所述涡轮下壳通过螺丝与底座连接,所述涡轮上壳通过螺丝与涡轮下壳连接,所述涡轮下壳的内侧中部设有电机定位座,所述电机定位座的外侧形成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的下侧设有风机进风口,所述叶轮设于环形风道内,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定位座内,并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驱动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涡轮下壳的周侧设有若干连接耳部,所述连接耳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组装时,第一连接柱的上端与连接耳部抵接,螺丝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螺合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净化外壳内设有与第二连接柱对应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设有轴向贯穿的第二通孔,组装时,所述第二连接柱与对应的第三连接柱抵接,螺丝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固定孔螺合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化外壳的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设有卡扣,所述净化外壳上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卡槽,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卡入卡槽与净化外壳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的上端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于光源板上方的挡光板,所述挡光板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透光空间。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的上端设有下凹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光源板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挡光板的下表面设有向下伸出的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下端设有与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三固定孔,组装时,光源板的下表面与支撑块的上表面相贴合,第四连接柱的下端与光源板的上表面相抵触,螺丝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后与第三固定孔螺合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围绕透光空间设置的导光条,所述安装空间内位于支撑块的外侧设有支撑条,所述导光条安装于支撑条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板呈圆环形设置。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化外壳上端的一角处设有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外侧设有护盖。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将净化器设置为底座、净化外壳和涡轮风机三个主要结构,组装时只需要将涡轮风机安装于底座上,再装上净化外壳,从而极大的简化了净化器的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过滤腔,在底座的下表面与桌面之间形成与净化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空间,从而使得净化器从底部进风,从侧面出风,优化了气路结构,提高了净化效率。通过在顶盖的上端设置发光组件,从而利用光源板与挡光板的配合实现氛围灯效果。

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净化外壳和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具有位于轴向下侧的风机进风口和位于周侧的风机出风口,所述涡轮风机可拆式设于底座上,所述净化外壳罩设于涡轮风机的外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与风机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口,所述净化外壳的侧面设有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净化出风口,所述底座上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腔的下端与净化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腔内设有滤网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桌面之间形成与净化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机包括风机外壳、设于风机外壳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风机外壳包括涡轮上壳和涡轮下壳,所述涡轮下壳通过螺丝与底座连接,所述涡轮上壳通过螺丝与涡轮下壳连接,所述涡轮下壳的内侧中部设有电机定位座,所述电机定位座的外侧形成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的下侧设有风机进风口,所述叶轮设于环形风道内,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定位座内,并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下壳的周侧设有若干连接耳部,所述连接耳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组装时,第一连接柱的上端与连接耳部抵接,螺丝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螺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净化外壳内设有与第二连接柱对应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设有轴向贯穿的第二通孔,组装时,所述第二连接柱与对应的第三连接柱抵接,螺丝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固定孔螺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外壳的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设有卡扣,所述净化外壳上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卡槽,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卡入卡槽与净化外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端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于光源板上方的挡光板,所述挡光板与顶盖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透光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端设有下凹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块,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光源板上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挡光板的下表面设有向下伸出的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下端设有与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三固定孔,组装时,光源板的下表面与支撑块的上表面相贴合,第四连接柱的下端与光源板的上表面相抵触,螺丝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后与第三固定孔螺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围绕透光空间设置的导光条,所述安装空间内位于支撑块的外侧设有支撑条,所述导光条安装于支撑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呈圆环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外壳上端的一角处设有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外侧设有护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桌面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净化外壳和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具有位于轴向下侧的风机进风口和位于周侧的风机出风口,所述涡轮风机可拆式设于底座上,所述净化外壳罩设于涡轮风机的外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与风机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口,所述净化外壳的侧面设有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净化出风口,所述底座上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腔的下端与净化进风口连通,所述过滤腔内设有滤网组件,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桌面之间形成与净化进风口连通的净化进风空间。本技术简化了净化器的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优化了气路结构,提高了净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全喜,方昌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伊斐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