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3119发布日期:2023-04-29 19:2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电厂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1、热电厂,是指在发电的同时,还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用户供热的火电厂,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近年来,由于能源的紧张,节能降耗工作在企业中越来越受重视,在热电厂中,通常需要使用余热回收装置;

2、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装置,功能性单一,在工作时热量回收的效率不高,导致很大一部分热量流失,并且设备热量的流失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受到了高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现有的装置热量回收的效率不高,导致很大一部分热量流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安装有锅炉体,所述底板顶部靠近所述锅炉体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腔安装有液流管,所述液流管远离所述锅炉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液流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加热箱一侧靠近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供暖管,所述供暖管的外壁安装有排气扇,所述加热箱内腔靠近所述供暖管的一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箱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与所述锅炉体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过滤箱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底部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与所述加热箱之间连接有导气管。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电源,打开负压风机,热电厂的余热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过滤箱的内部,经过净化的热气通过导气管进入回收箱内,此时通过进水管注入冷却水,冷却水顺着液流管充斥着回收箱的内部,利用烟气的热量对液流管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有效利用热量,吸收热量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可以用作生活用水,降低了加热成本,实现余热回收的功能,与此同时,温度感应器对加热箱内的气体温度进行监测,当满足供暖温度时,在排气扇的作用下将其排至供暖管内进行输送利用。

5、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安装在所述过滤箱内腔靠近所述负压风机的一端,所述活性炭层远离所述负压风机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位于所述活性炭层的上方。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层的设置能够对热气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滤除,通过活性炭层的设置能够对热气中含有的异味进行吸附,尽量避免热气中的杂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7、可选的,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过滤网层的右端均伸出所述过滤箱并安装有拉板,所述活性炭层和所述过滤网层的左端均连接有卡块,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插接配合的卡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性炭层和过滤网层长期使用后,向右拉动拉板带动活性炭层和过滤网层向右移动,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从而能够将活性炭层和过滤网层拆卸并进行清理。

9、可选的,所述液流管呈回旋状固定在所述加热箱的内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延长了冷却水在回收箱内部停留的时间,使得热量对冷却水的加热效果更好。

11、可选的,所述加热箱下方的底板上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安装在所述底板顶部靠近所述加热箱的一端,所述收集框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下方,所述收集框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滑块,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之间滑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框内的水收集至一定量时,向外拉动收集框,收集框带动滑块滑脱滑槽内,便于将收集框拆装并移出热水。

13、可选的,所述收集框一侧的顶部连接有提手,所述收集框一侧靠近所述提手的一端安装有观察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能够对收集框内部的水量进行观察,通过提手的设置,方便手持提手处拉动收集框向外滑动。

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6、(1)通过连接管、排水管、液流管、进水管、回收箱、导气管、负压风机和过滤箱的配合设置,使得热气流能够通过导气管进入回收箱内,利用烟气的热量对液流管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有效利用热量,吸收热量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可以用作生活用水,降低了加热成本,实现余热回收的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排气扇和供暖管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后续供暖操作可正常有序的进行,增加了装置的热量利用性能,具备更多的功能性。

17、(2)通过活性炭层和过滤网层的配合设置,对热气进行净化,通过过滤网层的设置能够对热气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滤除,通过活性炭层的设置能够对热气中含有的异味进行吸附,尽量避免热气中的杂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包括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顶部的一端安装有锅炉体(2),所述底板(3)顶部靠近所述锅炉体(2)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安装有加热箱(17),所述加热箱(17)的内腔安装有液流管(16),所述液流管(16)远离所述锅炉体(2)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0),所述液流管(16)远离所述进水管(10)的一端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加热箱(17)一侧靠近所述排水管(6)的一端连接有供暖管(7),所述供暖管(7)的外壁安装有排气扇(8),所述加热箱(17)内腔靠近所述供暖管(7)的一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加热箱(17)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柱(11),两组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安装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与所述锅炉体(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所述过滤箱(15)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组件(14),所述过滤箱(15)内腔的底部安装有负压风机(13),所述负压风机(13)与所述加热箱(17)之间连接有导气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4)包括活性炭层(1401),所述活性炭层(1401)安装在所述过滤箱(15)内腔靠近所述负压风机(13)的一端,所述活性炭层(1401)远离所述负压风机(13)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层(1402),所述过滤网层(1402)位于所述活性炭层(140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1401)和所述过滤网层(1402)的右端均伸出所述过滤箱(15)并安装有拉板,所述活性炭层(1401)和所述过滤网层(1402)的左端均连接有卡块(20),所述过滤箱(15)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20)插接配合的卡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管(16)呈回旋状固定在所述加热箱(17)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7)下方的底板(3)上设置有收集组件(4),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收集框(403),所述收集框(403)安装在所述底板(3)顶部靠近所述加热箱(17)的一端,所述收集框(403)位于所述排水管(6)的下方,所述收集框(403)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滑块(402),所述底板(3)的顶部开设有滑槽(401),所述滑槽(401)与所述滑块(402)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403)一侧的顶部连接有提手(18),所述收集框(403)一侧靠近所述提手(18)的一端安装有观察窗(19)。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供暖装置,涉及热电厂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一端安装有锅炉体,底板顶部靠近锅炉体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回收箱,回收箱的内腔安装有液流管,液流管远离锅炉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本申请通过连接管、排水管、液流管、进水管、回收箱、导气管、负压风机和过滤箱的配合设置,使得热气流能够通过导气管进入回收箱内,利用烟气的热量对液流管内的冷却水进行加热,有效利用热量,吸收热量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可以用作生活用水,降低了加热成本,实现余热回收的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排气扇和供暖管的配合使用,增加了装置的热量利用性能,具备更多的功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平,宁亚峰,刘凤凤,孙丽君,李林山,郭治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市城北热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