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新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6620发布日期:2023-08-05 21:1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新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风除湿设备,特别是涉及壁挂式新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1、新风除湿机是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交换和除湿的设备,其内部往往设置有全热交换器、蒸发器、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工作时:室内的回风通过新风除湿机的回风口进入新风除湿机,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口进入新风除湿机,进入新风除湿机的新风和回风通过全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和湿度交换,热交换后的新风流经蒸发器后在送风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新风除湿机的送风口进入室内,热交换后的回风在排风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新风除湿机的排风出口送至室外。

2、目前,新风除湿机为了提高新风除湿机的除湿效果,其内部往往设置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设备,而新风除湿机在组装时,首先将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安装到新风除湿机内的指定位置,然后,将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道连接起来以形成完整的冷媒回路,但是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道较为复杂,因此,新风除湿机内部有限的安装空间将会对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道产生干涉,增加了新风除湿机的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具有便于组装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3、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面设置有回风口、排风进口、新风口、排风出口和送风口;

5、全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全热交换器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排风进口的第一进口、用于连接所述新风口的第二进口、用于连接所述排风出口的第一出口和用于连接所述送风口的第二出口;

6、除湿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安装板、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压缩机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冷凝器后流向所述排风出口;所述回风口流入所述外壳的气流和所述第二出口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蒸发器后流向所述送风口。

7、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至少两个弹性减震件连接所述安装板。

8、进一步地,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排水口。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一卡扣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二卡扣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置回风风道、排风进风风道、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回风口,所述送风风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送风口,所述排风进风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排风进口和所述第一进口,所述新风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新风口和所述第二进口;所述排风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风出口;

11、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回风风道与所述送风风道之间,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排风风道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壁挂式新风除湿机还包括排风风机和送风风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排风风机沿着所述第一出口至所述排风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所述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

13、进一步地,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冷凝器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回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冷凝器的底部滑动配合;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14、进一步地,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排风风机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三安装位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排风风机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位;所述送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送风风机的第四安装位,所述第四安装位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送风风机通过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位。

15、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进风风道靠近所述排风进口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新风风道靠近所述新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回风风道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滤网。

16、进一步地,所述回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回风风阀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回风风阀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沿着所述回风口至所述第三滤网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回风风道内;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回风的温度、湿度、pm2.5浓度、co2浓度和tvoc浓度;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回风风压。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压缩机和蒸发器通过安装板连接,而冷凝器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其通过安装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等使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形成一除湿组件,当组装所述新风除湿机时,可以将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等组装形成所述除湿组件后整体安装到所述外壳内,其不仅方便了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道连接,而且,方便了所述壁挂式新风除湿机的组装。

19、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压缩机底部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减震件连接所述安装板,其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减震件可以对所述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缓解,提高了所述压缩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2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至少两个弹性减震件连接所述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排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一卡扣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管道通过第二卡扣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回风风道、排风进风风道、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回风口,所述送风风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送风口,所述排风进风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排风进口和所述第一进口,所述新风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新风口和所述第二进口;所述排风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排风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新风除湿机还包括排风风机和送风风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排风风机沿着所述第一出口至所述排风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排风风道内;所述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冷凝器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回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冷凝器的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冷凝器的底部滑动配合;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排风风机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三安装位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排风风机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位;所述送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送风风机的第四安装位,所述第四安装位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送风风机通过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四安装位。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进风风道靠近所述排风进口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新风风道靠近所述新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回风风道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回风风阀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回风风阀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沿着所述回风口至所述第三滤网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回风风道内;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回风的温度、湿度、pm2.5浓度、co2浓度和tvoc浓度;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回风的风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壁挂式新风除湿机,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面设置有回风口、排风进口、新风口、排风出口和送风口;全热交换器,设置于外壳内,全热交换器具有用于连接排风进口的第一进口、用于连接新风口的第二进口、用于连接排风出口的第一出口和用于连接送风口的第二出口;除湿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除湿组件包括安装板、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均设置于安装板上;压缩机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第二管道连接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压缩机;第一出口流出的气流流经冷凝器后流向排风出口;回风口流入外壳的气流和第二出口流出的气流流经蒸发器后流向送风口,其将除湿组件整体安装到外壳内,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遵荣,蒙修仁,雷朋飞,张利,曾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