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9506发布日期:2023-10-22 08:4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餐饮废水油脂分离设备油脂加热,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脂加热即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厨油脂量越来越多,餐厨油脂中含有大量油脂,其废水如果直接排放或处理不达标排放,不仅会油脂板结后会堵塞管道造成排水事故,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按照国家规范要求餐饮废水必须经过隔油处理后才能排放,因此餐厅排水系统都安装油水分离设备进行隔油处理,由于餐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油脂,分离出的油脂低温时会出现板结现象,不便于收集,为了防止油脂板结油水分离设备集油区内安装电加热棒装置对油脂进行加热防止其板结。

2、常规的电加热棒对集油舱等集油装置内的餐厨油脂进行加热时,电加热棒表面与餐厨油脂直接接触,由于加热棒表面温度高油脂会在电加热棒表面结垢,降低电加热棒的散热效果,影响加热棒使用寿命,电加热棒的表面温度过高还可能点燃油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热装置,降低加热装置表面温度过高导致油脂干烧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对集油舱中的餐厨油脂加热,包括外壳和加热件;外壳连接于所述集油舱的内壁;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的一部分浸泡于所述集油舱的餐厨油脂中,所述外壳内侧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加热件的一部分浸泡于所述导热油内,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油。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使用过程中,加热件能够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再将热量传递至外壳,经由外壳将热量传递至与外壳接触的餐厨油脂,外壳将加热件与餐厨油脂隔绝开,降低加热件表面温度过高的几率,从而降低加热装置引发集油舱内油脂干烧的风险,提升加热装置的安全性;该加热装置与油脂接触面积比较大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此外,加热件的表面的热量能够均匀散失至导热油中,降低加热件过热损坏的风险,延长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导热油的液面之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热油占据了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和整个第二壳体,导热油通过第二壳体和与自身接触的部分第一壳体向餐厨油脂散热,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外壳与导热油接触的部分的外表面的面积较大,便于提升导热油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升加热装置对集油舱中的餐厨油脂的加热效率。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为加热棒,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加热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加热棒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较长,使第一壳体的各处与加热件之间的间隔距离相近,外壳的外表面各处的温度相近,通过控制加热装置表面温度解决餐厨废油脂板结,降低加热装置损坏的风险。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集油舱内的餐厨油脂的液面以下。

9、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浸没于餐厨油脂中,使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的各处都能对餐厨油脂进行加热,提升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接,所述支撑件开设有用于所述加热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支撑件悬挂于所述外壳内部。

11、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加热件通过支撑件悬挂于外壳内部,加热件与外壳不接触,避免加热件与外壳接触传热导致外壳的局部过热,导热油作为温度传递介质同时能够通过自身液体的流动对接收到的来自加热件的热量的分布进行调整,使外壳各处接收的热量相近,降低餐厨油脂在外壳表面结垢的风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包括控制器和感温探头,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感温探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以测量所述导热油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温探头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开启与关闭。

1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感温探头能够测量导热油的温度并将测量数据传递至控制器,导热油具有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当导热油的温度高于工作温度区间时,控制器指示加热件关闭,导热油失去热源,温度回落至工作温度区间;当导热油的温度低于工作温度区间时,控制器指示加热件开启,加热件对导热油加热,导热油的温度回升至工作温度区间,从而使加热装置的温度能够温度于安全范围,降低加热装置表面温度过高导致餐厨油脂在加热装置表面干烧结垢的风险,对餐厨油脂的加热效率稳定;此外,当集油舱中的餐厨油脂的量较少,加热装置不与餐厨油脂接触时,温控组件能够对加热装置的温度进行调整,降低加热装置因干烧而起火损坏的风险。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保护套管,所述感温探头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管内侧,所述保护套管的一部分浸没于所述导热油中。

15、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保护套管将感温探头与导热液分隔开,降低感温探头被导热油浸泡而损坏的风险,使感温探头能够伸入导热油并正常使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管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热件之间且与二者不接触。

1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保护套管不与外壳及加热件接触,避免保护套管与二者之间接触传热影响感温探头的测量结果,提升感温探头的测得的温度数值的准确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导热油的液面之上,所述排气管的开口处设置有安全阀。

19、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加热件散发的热量使外壳内侧的空气的压强增大,安全阀具有额定工作气压,当外壳内部气压上升至安全阀的额定工作气压时,安全阀会开启,使外壳内外的空气通流以降低外壳的内侧的气压,降低外壳因内外压强差过大而损坏的几率。

20、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对集油舱中的餐厨油脂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导热油的液面之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加热棒,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加热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集油舱内的餐厨油脂的液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接,所述支撑件开设有用于所述加热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支撑件悬挂于所述外壳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组件,所述温控包括控制器和感温探头,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感温探头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以测量所述导热油的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温探头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件的开启与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保护套管,所述感温探头设置于所述保护套管内侧,所述保护套管的一部分浸没于所述导热油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加热件之间且与二者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导热油的液面之上,所述排气管的开口处设置有安全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属于餐饮废水油脂分类设备加热技术领域。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和加热件;外壳连接于餐饮废水油脂分类设备的集油舱的内壁;加热件设置于外壳内侧;外壳的一部分浸泡于集油舱的液面下,外壳内侧填充有导热油,加热件的一部分浸泡于导热油内,加热件用于加热导热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能够降低加热装置表面温度过高导致油脂干烧、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安全性较高、加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何红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锐成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