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7338发布日期:2023-09-24 06:0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原理为:风机叶片旋转时以斜切的方式挤压受力面的空气向垂直于风机叶片表面的方向运动,以使空气受力流走而原来所在的位置会产生负压,而附近的空气因为负压流入该区域,形成空气流动。通过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在相同条件下,风机叶片参与驱动空气流动工作的数量越多,空气流动速度越快。

2、众所周知,风机是空调室内机的重要部件,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换热处理形成空调风后经过风机作用流至室内,因此,风机是影响空调室内机出风量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机壳设置了前蜗舌和后蜗舌,以形成出风风道,引导空气流动。换热器通过与前蜗舌连接进行安装固定,前蜗舌的尺寸要与换热器的安装条件相匹配,以使换热器被牢固安装。在有些空调室内机中,前蜗舌为了使换热器能够被牢固安装,就容易对风机叶片进行遮挡,导致在风机附近形成无风区,风机位于无风区的叶片无法参与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中,导致风机效率降低,但若改变前蜗舌的尺寸可能会导致换热器安装不牢固或者导致空调室内机内部结构变复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风机尺寸或者厚度的方式增加风机的工作效率,以补偿未参与工作的叶片造成的损失,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但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第一贯流风机因叶片没有全部参与到驱动空调风运动的工作中,导致第一贯流风机工作效率低、空调室内出风量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3、机壳,其设有机壳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部形成有与机壳进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

4、换热器,其设于换热风道内并靠近机壳进风口设置;

5、第一风道壳,其设于机壳内部;第一风道壳包括第一前蜗舌和第一后蜗舌,第一前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一前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一出风口处延伸;第一后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一后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一出风口处延伸;第一后蜗舌与第一前蜗舌相对设置并共同限定形成与第一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风道;

6、第一贯流风机,其设于第一风道内,用于将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第一风道内并由第一出风口流至室内;

7、第二风道壳,其设于机壳内部,第二风道壳内设有与第二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

8、第二贯流风机,其设于第二风道内,用于将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第二风道内并由第二出风口流至室内;

9、无风区,其位于第一风道内并靠近第一贯流风机设置,第一贯流风机部分叶片位于无风区内;

10、引流板,其设于第一风道与换热风道的连通处,以引导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无风区;

11、通过第一贯流风机运转,将换热风道中空气引入第一风道后,经过引流板引入无风区。

1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利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分别与换热风道连通,以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通过设置引流板,以引导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无风区,从而使第一贯流风机位于无风区中的叶片可以参与到第一贯流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中,增加第一贯流风机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加由第一风道流至室内的出风量。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蜗舌包括引风部和第一引导部,引风部靠近换热风道设置,以将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第一风道;第一引导部连接于引风部并与第一后蜗舌相对设置,第一引导部远离引风部的一端朝第一出风口处延伸。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靠近引风部设置并与引风部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经过间隙引入无风区。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引流板与引风部之间呈锐角设置,锐角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为45°。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道壳包括第二前蜗舌和第二后蜗舌,第二前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二前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二出风口处延伸;第二后蜗舌的一端靠近换热器设置,第二后蜗舌的另一端朝第二出风口处延伸;第二后蜗舌与第二前蜗舌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形成第二风道。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蜗舌包括第二引导部,第二引导部与第二后蜗舌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形成第二风道。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远离引风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部,第一引导部与第一连接部共同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二引导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并与第二连接部共同形成第二安装腔,换热器安装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一引导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一引导部相对设置并与换热器连接。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后蜗舌远离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与第二后蜗舌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用于分隔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隔板,隔板位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连接处并连接于机壳。

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利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分别与换热风道连通,以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通过设置第一前蜗舌和第一后蜗舌,以限定形成第一风道,引导第一风道中的空气流动;通过设置引流板,以引导由换热风道进入第一风道的空气进入无风区,从而使第一贯流风机位于无风区中的叶片可以参与到第一贯流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工作中,增加第一贯流风机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加由第一风道流至室内的出风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蜗舌包括引风部和第一引导部,所述引风部靠近所述换热风道设置,以将所述换热风道中的空气引入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一引导部连接于所述引风部并与所述第一后蜗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引导部远离所述引风部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靠近所述引风部设置并与所述引风部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由所述换热风道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空气经过间隙引入所述无风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与所述引风部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锐角的取值范围的最大值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壳包括第二前蜗舌和第二后蜗舌,所述第二前蜗舌的一端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前蜗舌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延伸;所述第二后蜗舌的一端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第二后蜗舌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延伸;所述第二后蜗舌与所述第二前蜗舌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蜗舌包括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与所述第二后蜗舌相对设置,以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远离所述引风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共同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引导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共同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换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引导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换热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蜗舌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后蜗舌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有用于分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连接处并连接于所述机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换热器、第一风道壳、第二风道壳和导流件;机壳设有机壳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机壳内部形成有换热风道并且换热风道内设有换热器;第一风道壳设于机壳内部并且内部形成有与第一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一贯流风机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二风道壳设于机壳内部并且内部设有与第二出风口、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第二贯流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无风区位于第一风道内并靠近第一贯流风机设置,第一贯流风机部分叶片位于无风区内;引流板设于第一风道与换热风道的连通处;该空调室内机通过引流板将空气引入无风区内,以提高第一贯流风机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臣,徐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