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0217发布日期:2023-11-29 23:0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


背景技术:

1、接管是指容器开孔处引出的短管,主要用于安装测量温度、压力、液面等的仪表及安全泄放装置,或用作物料进出口、人孔和手孔等,在换热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换热器行业的发展,换热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各种特殊用途换热器应用越来越多,换热器连接形式也越来越广,卡箍式连接的换热器相对于法兰连接的换热器来说,安装和拆卸更方便,标准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产品的耗料和生产制造成本。

2、因此换热器的接管大多数采用卡箍式连接,其传统的连接结构为有一节长度较短的卡箍,在较短的卡箍上开槽,开槽了的卡箍再与接管焊接,常规卡箍式连接,卡箍与接管焊接工作量大,卡箍焊接变形较大,焊接时卡槽尺寸很难保证,卡箍与接管焊接工艺成本较大,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因此换热器的接管大多数采用卡箍式连接,其传统的连接结构为有一节长度较短的卡箍,在较短的卡箍上开槽,开槽了的卡箍再与接管焊接,常规卡箍式连接,卡箍与接管焊接工作量大,卡箍焊接变形较大,焊接时卡槽尺寸很难保证,卡箍与接管焊接工艺成本较大,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包括底座和内管,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底座靠近卡槽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远离内管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扣板,所述滑槽靠近和远离卡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存槽和定盖槽,所述存槽和定盖槽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滑槽。

4、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封盖利用第一导向滑槽移动,所述存槽、定盖槽和第一导向滑槽之间相互连通。

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远离卡槽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设备,所述装置底座远离转动设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动圆柱,所述第一移动圆柱与转动设备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圆柱,所述第一移动圆柱和第二移动圆柱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

6、作为优选,所述装置底座靠近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的一端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移动圆柱和第二移动圆柱远离装置底座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一移动圆柱和第二移动圆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空心压板。

7、作为优选,所述装置底座为空心圆柱,所述装置底座与转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纹相互相反,所述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分别位于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内。

8、作为优选,所述装置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空心压板位于卡槽内,所述转动设备位于滑槽内。

9、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圆槽,所述设备底座远离第一转动圆槽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纹,所述设备底座远离第一转动圆槽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靠近第一转动圆槽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齿条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按柱。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条靠近装置底座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远离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圆槽,所述第二转动圆槽内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靠近防滑纹的外部设置有若干定位槽。

11、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底座与定位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贯穿设备底座靠近防滑纹的一端,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齿轮的两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转动圆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齿条远离防滑纹的一端位于定位槽中。

12、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圈与内管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无需进行焊接即可对接管较长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减小了卡箍与接管焊接工作量,由于焊接工作量减少,开槽尺寸受焊接影响较小,尺寸更精确,同时由于焊接工作量减少,大大减少由于尺寸偏差造成的装配困难,制造过成中的工艺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交期大大缩短,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5、(2)本实用新型当需要使设备底座转动时,按压按柱,然后即可转动设备底座,转动完成后,松开按柱即可对设备底座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设备底座出现意外转动,按压即可解除对设备底座的位置固定,松开即可对对设备底座的位置进行固定,简单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包括底座(1)和内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设置有卡槽(3),所述底座(1)靠近卡槽(3)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滑槽(4),所述卡槽(3)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滑槽(4)内设置有封盖(6),所述封盖(6)远离内管(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扣板(7),所述滑槽(4)靠近和远离卡槽(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存槽(8)和定盖槽(9),所述存槽(8)和定盖槽(9)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滑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内管(2)固定连接,所述封盖(6)利用第一导向滑槽(10)移动,所述存槽(8)、定盖槽(9)和第一导向滑槽(10)之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装置底座(501),所述装置底座(501)远离卡槽(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设备(502),所述装置底座(501)远离转动设备(5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动圆柱(503),所述第一移动圆柱(503)与转动设备(502)之间设置有第二移动圆柱(504),所述第一移动圆柱(503)和第二移动圆柱(504)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槽(505)和第二螺纹槽(5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501)靠近第一螺纹槽(505)和第二螺纹槽(506)的一端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507)和第二螺纹(508),所述第一移动圆柱(503)和第二移动圆柱(504)远离装置底座(501)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滑槽(509),所述第一移动圆柱(503)和第二移动圆柱(50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空心压板(50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501)为空心圆柱,所述装置底座(501)与转动设备(5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507)和第二螺纹(508)的螺纹相互相反,所述第一螺纹(507)和第二螺纹(508)分别位于第一螺纹槽(505)和第二螺纹槽(50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501)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空心压板(5010)位于卡槽(3)内,所述转动设备(502)位于滑槽(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设备(502)包括设备底座(50201),所述设备底座(50201)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圆槽(50202),所述设备底座(50201)远离第一转动圆槽(5020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纹(50203),所述设备底座(50201)远离第一转动圆槽(5020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50204),所述第一凹槽(50204)内设置有第一齿条(50205),所述第一齿条(50205),所述第一齿条(50205)靠近第一转动圆槽(50202)的一端设置有弹簧(50206),所述第一齿条(50205)远离弹簧(50206)的一端设置有按柱(502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50205)靠近装置底座(501)的一端设置有齿轮(50208),所述齿轮(50208)远离第一齿条(5020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50209),所述第二凹槽(50209)内设置有第二齿条(50210),两个所述第二凹槽(50209)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圆槽(50211),所述第二转动圆槽(50211)内设置有定位圈(50212),所述定位圈(50212)靠近防滑纹(50203)的外部设置有若干定位槽(502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50201)与定位圈(502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50204)贯穿设备底座(50201)靠近防滑纹(50203)的一端,所述第一齿条(50205)和第二齿条(50210)分别与齿轮(50208)的两端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凹槽(50209)与第二转动圆槽(5021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齿条(50210)远离防滑纹(50203)的一端位于定位槽(502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座(50201)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圈(50212)与内管(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卡箍接管开槽结构,包括底座和内管,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底座靠近卡槽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滑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远离内管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扣板,所述滑槽靠近和远离卡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存槽和定盖槽,所述存槽和定盖槽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滑槽,可以减少焊接工作量,降低焊接影响,使尺寸更精确,同时减少由于尺寸偏差造成的装配困难,制造过成中的工艺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交期大大缩短,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伍文明,侯芳,卢于亮,谷林,白如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