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0816发布日期:2023-08-09 21:3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为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利用设备,它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能源和环保等各个工业领域,其中列管式换热器因其加工制造简单、耐高温高压、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之一。

2、现有的换热器一般安装的多为弓型折流板,它的不足之处如下:在弓形折流板与壳体之间存在流动滞止死区,导致换热效率低;另外,现有的换热器都是通过简单的支撑结构来支撑,当换热液从入口进入时,由于水流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整个机身晃动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入口,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出口,所述筒体上端侧壁上设有换热液进口,所述筒体下端侧壁上设有换热液出口,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碳化硅换热块,所述筒体上端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换热液进口处设有加固机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设置于换热液进口上端的筒体外壁上,所述下法兰设置于换热液进口下端的筒体外壁上,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通过多个长通丝进行连接,所述长通丝的顶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外围设有壳体。

3、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上转接块和下转接块,所述上转接块和下转接块夹持着换热液进口,所述上转接块与上法兰之间通过第一下拉螺栓连接,所述下转接块与下法兰之间通过第二下拉螺栓连接。

4、优选的,多个所述碳化硅换热块之间均通过折流密封板进行连接密封,所述碳化硅换热块上竖向设有多个管孔,所述碳化硅换热块的侧壁上横向设有多个换热孔,所述换热孔和管孔交错排列。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采用碳化硅换热块结构不仅能够方便换热液的流通,同时还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外采用的支撑结构和加固结构,以确保换热液从入口进入时,缓解水流的冲击力,提高筒体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端设有入口(11),所述筒体(1)下端设有出口(12),所述筒体(1)上端侧壁上设有换热液进口(13),所述筒体(1)下端侧壁上设有换热液出口(14),所述筒体(1)内设有多个碳化硅换热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端设有支撑机构(3),所述换热液进口(13)处设有加固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上法兰(31)和下法兰(32),所述上法兰(31)设置于换热液进口(13)上端的筒体(1)外壁上,所述下法兰(32)设置于换热液进口(13)下端的筒体(1)外壁上,所述上法兰(31)和下法兰(32)之间通过多个长通丝(33)进行连接,所述长通丝(33)的顶部套接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外围设有壳体(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4)包括上转接块(41)和下转接块(42),所述上转接块(41)和下转接块(42)夹持着换热液进口(13),所述上转接块(41)与上法兰(31)之间通过第一下拉螺栓(411)连接,所述下转接块(42)与下法兰(32)之间通过第二下拉螺栓(4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碳化硅换热块(2)之间均通过折流密封板(5)进行连接密封,所述碳化硅换热块(2)上竖向设有多个管孔(21),所述碳化硅换热块(2)的侧壁上横向设有多个换热孔(22),所述换热孔(22)和管孔(21)交错排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块孔碳化硅换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入口,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出口,所述筒体上端侧壁上设有换热液进口,所述筒体下端侧壁上设有换热液出口,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碳化硅换热块,所述筒体上端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换热液进口处设有加固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采用碳化硅换热块结构不仅能够方便换热液的流通,同时还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外采用的支撑结构和加固结构,以确保换热液从入口进入时,缓解水流的冲击力,提高筒体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锦标,廖福,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准信化学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