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1996发布日期:2023-09-02 16:2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循环利用,尤其涉及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一种,alc板是以粉煤灰、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alc板既可做墙体材料,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

2、在alc板材生产时,将原料放入到窑炉中进行烧制,现有的大多alc板材在烧制完成后,直接将窑炉的炉盖打开对alc进行拿取,而窑炉内部的温度会直接从炉门位置扩散,导致了热能的浪费,同时在下次再次进行使用时,还需重新对窑炉进行加热升温,大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用十分不方便,为此提出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上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其中一个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疏水泵,所述疏水泵的另一端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炉体上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收集箱内部。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炉体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炉盖。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输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另一端与空腔内部相连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另一个所述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水泵,所述真空水泵的另一端与空腔内部相连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收集箱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输水管和两个连接管均与内胆内部相连通。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两个所述连接管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输水管外周固定连接有保温棉。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空腔、收集箱、连接管、疏水泵、输水管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对炉体内部的余热进行收集,从而减少热量的浪费以及减少重新加热炉体而导致的资源的浪费,使用更加方便。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真空水泵、单向阀、电磁阀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对空腔内部的导热液进行充分回收,使得对余热回收的更加充分。

18、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保温层、隔热层和内胆的相互配合下,可对升温后的导热液进行充分的保温,减少热量的扩散,使得保温效果更好,保温更持久。



技术特征:

1.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炉体(2),所述炉体(2)内部设置有空腔(4),所述底座(1)上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6),其中一个连接管(6)一端固定连接有疏水泵(7),所述疏水泵(7)的另一端与空腔(4)相连通,所述炉体(2)上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9),所述输水管(9)的另一端设置在收集箱(5)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炉盖(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另一端与空腔(4)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连接管(6)一端固定连接有真空水泵(12),所述真空水泵(12)的另一端与空腔(4)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5)内部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3),所述保温层(13)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层(14),所述隔热层(14)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15),所述输水管(9)和两个连接管(6)均与内胆(15)内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管(6)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9)外周固定连接有保温棉(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余热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LC板材生产中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炉体,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上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管,其中一个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疏水泵,所述疏水泵的另一端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炉体上部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收集箱内部,所述炉体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炉盖,所述输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本技术中,通过空腔、收集箱、连接管、疏水泵、输水管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对炉体内部的余热进行收集,减少热量的浪费和减少重新加热炉体而导致的资源的浪费,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许大浩,庄永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中喆函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