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9353发布日期:2023-11-22 16:3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燃气热水器,优点之一是体积小,不占用用户的家庭空间。但当需要采用电加热功能以辅助加热热水器内循环的冷水,降低噪音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在内部再布置水泵和电加热水箱,或者不得不将热水器做大,但这会影响用户的家庭空间或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引起使用、安装上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热水器内水泵和电加热水箱占用空间大,阻碍热水器体积变小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水泵,所述水泵包括电机模块和第一腔体,所述电机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4、所述水泵还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均设置于所述水泵的同一壳体内;

5、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电加热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所述电加热模块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模块用于加热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水。

6、相比于两个功能模块(电机模块和电加热模块)分别置于两个独立腔体、不共用壳体的结构方案,在本方案中,该水泵在一个水泵内通过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集成了两个功能模块,通过将两个腔体连通并均设置于水泵的同一壳体内,一方面使得两个腔体的结构紧凑,减小了两个功能模块整体占用的空间体积;另一方面缩短了两个腔体的连通距离,电机模块在第一腔体内增压后的水流直接进入第二腔体,加快在第二腔体内的混合与电加热模块充分接触,电加热的热量分布更均匀,有利于优化电加热模块,体积变小,从而有利于整个水泵的体积减小。

7、较佳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腔体包围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

8、在本方案中,通过至少部分第二腔体包围第一腔体的外壁,使得第一腔体的外壁进入到部分第二腔体所包围的空间中,也就是两个腔体在包围部分存在至少部分空间重叠,从而使得两个腔体能够实现共用壳体,缩小了体积。同时,从第一腔体流入第二腔体的水贴附在第一腔体的外壁,利用水的粘滞阻力做负功吸收由电机模块产生并传递到第一腔体外壁上的振动能量,降低了振动产生的噪音。也增加了水泵整体质量,从而减小水泵运行的震动幅度,降低了水泵运行噪音。

9、较佳地,部分所述第二腔体包围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

10、在本方案中,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采用部分包围的方式,既能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水泵在有限空间内的安装布置,又能产生有效的吸振降噪效果。

11、较佳地,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出口沿所述电加热模块的设置方向分别设在所述电加热模块的两端。

12、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二腔体的入口(流道结构进入第二腔体的一端即为第二腔体的入口)和出口采用上述位置设置,使得水流在第二腔体内有较长的流动距离,与电加热模块充分接触、热交换,使得加热效率高,因而有助于优化电加热模块的大小,缩小第二腔体占用的体积。

13、较佳地,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流道结构连通;

14、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入水端和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入水端的横截面积。

15、在本方案中,采用流道结构,并且其出水端和入水端采用上述的开口大小关系设置,使水流顺着其流动方向有序流动,有效降低了水流速度,梳理了电机模块增压后的高速紊乱水流,不但降低了噪音,还有利于梳理后的有序水流与电加热模块充分热交换,缩小体积。

16、较佳地,所述流道结构被分割为若干条子流道,每个所述子流道从所述入水端到所述出水端沿水流方向平滑扩张。

17、在本方案中,将流道结构分割成若干条子流道,将整体高速紊乱水流分割成多个子流道内较小的水流,进一步梳理了水流;每个子流道采用上述设置,使得水流在每个子流道内减缓压力的步调一致,达到更好梳理紊乱水流的效果,有利于梳理后的有序水流与电加热模块充分热交换,缩小体积。

18、较佳地,所述电加热模块包括螺旋状的电加热部件。

19、在本方案中,通过螺旋状的电加热部件对水流引导,容易形成螺旋状的涡流,既有利于水流在第二腔体内的顺滑流动,降低噪音;也有利于与电加热部件的充分热交换,优化电加热模块,以缩小第二腔体占用的体积。

20、较佳地,所述电加热部件为螺旋管段,相邻两圈的所述螺旋管段间隔设置。

21、在本方案中,采用螺旋管段作为电加热部件,并且相邻两圈的螺旋管段间隔设置,有利于水流在间隙中流动,提升热交换效果,从而优化电加热模块,以缩小第二腔体占用的体积。

22、较佳地,所述流道结构与所述水泵的本体可拆卸连接。

23、在本方案中,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水泵可以根据空间大小需要、压力大小或其他需要,方便地更换不同规格、形状的流道结构。

24、较佳地,所述流道结构的材质包括除垢材料。

25、在本方案中,通过除垢材料与水流充分接触,抑制水垢产生,避免水垢在第二腔体内附着、积累后造成电加热效率降低,从而也就避免了电加热模块变大,有利于保证最小化的体积。

26、一种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如上述的水泵。

27、在本方案中,该热水器在一个水泵内通过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集成了两个功能模块,结构紧凑,减小了两个功能模块整体占用的空间体积,使得水泵在热水器内容易布置、安装。同时这样的结构加快水流在第二腔体内的混合与电加热模块充分接触,电加热热量分布更均匀,有利于优化电加热模块,体积变小,从而有利于整个水泵的体积减小。

28、较佳地,所述热水器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所述电加热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29、在本方案中,通过控制模块调解电机模块工作的速度、时间等参数,并协调与电加热模块的工作步调一致,有利于优化两个功能模块的协同作用,从而有利于降低两个功能模块体积。

3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实现了在一个水泵内通过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集成了两个功能模块,通过将两个腔体连通并均设置于水泵的同一壳体内,一方面使得两个腔体的结构紧凑,减小了两个功能模块整体占用的空间体积;另一方面缩短了两个腔体的连通距离,电机模块在第一腔体内增压后的水流直接进入第二腔体,加快在第二腔体内的混合与电加热模块充分接触,电加热的热量分布更均匀,有利于优化电加热模块,体积变小,从而有利于整个水泵的体积减小。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泵,所述水泵包括电机模块和第一腔体,所述电机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腔体包围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二腔体包围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入口,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出口沿所述电加热模块的设置方向分别设在所述电加热模块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流道结构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被分割为若干条子流道,每个所述子流道从所述入水端到所述出水端沿水流方向平滑扩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与所述水泵的本体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的材质包括除垢材料。

9.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所述电加热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水泵包括电机模块和第一腔体,电机模块设置于第一腔体内,水泵还包括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并均设置于水泵的同一壳体内;第二腔体内设有电加热模块,电机模块和电加热模块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加热模块用于加热第二腔体内的水。该水泵及包括其的热水器在一个水泵内通过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集成了两个功能模块,通过将两个腔体连通并均设置于水泵的同一壳体内,使得结构紧凑,减小了整体占用的空间体积;也缩短了两个腔体的连通距离,加快水流在第二腔体内的混合与电加热模块充分接触,电加热的热量分布更均匀,有利于优化电加热模块,减小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平,金晶,冉杰,周高云,原世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