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铝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8963发布日期:2023-09-27 20:4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铝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发热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铝发热体。


背景技术:

1、目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发热体是一种热交换器,发热体包括电热管及水管,水管和电热管都被铸铝体包覆着,也就是说,水管的外壁及电热管的外壁都与铸铝体内壁紧密贴靠,于是电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铸铝体传递至水管,从而加热流经水管的水流,电热管内的电热丝与电热管壳之间通过氧化镁粉绝缘,从而实现水电分离,现有技术的铸铝发热体的水管延伸到铸铝体外部一段,而且为了避让热水器的壳体及热水器内部器件,延伸到铸铝体外部的水管通常还呈弯曲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11650715u的“铸铝加热体”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2613741u的“一种中空状的圆柱形热交换器”,在铸铝发热体的存放及运输过程中,由于延伸到铸铝体外部的水管长度较大,而且铸铝体的刚性远大于水管的刚性,于是当水管受到碰撞时,延伸在外的水管与铸铝体的交汇处容易出现折弯现象,导致水管局部凹陷,无法恢复圆截面形状,影响到水体流动也影响到热水器的管路连接,结果不得不增大水管的壁厚以增大延伸在外的水管的刚性,但是又会导致热传递效率低下,或者铸铝发热体的存放及运输过程需要设置可靠的保护结构,换句话说,现有技术的铸铝发热体的产品质量不容易保证,而且不便于运输和存放,所以现有技术的铸铝发热体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铝发热体,它有利于使铸铝发热体的产品质量稳定,而且便于运输和存放。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铸铝发热体,包括电热管组件、不锈钢水管体及铸铝体,所述不锈钢水管体缠绕设置所述电热管组件之外,所述铸铝体包覆在所述电热管组件及所述不锈钢水管体外,其中,所述不锈钢水管体形成有进水端及出水端,所述进水端及所述出水端分别伸出于所述铸铝体外;还包括进水连接管及出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管通过进水密封卡套接通连接所述进水端,所述出水连接管通过出水密封卡套接通连接所述出水端。

4、优选地,所述电热管组件包括电热丝及电热管壳,所述电热丝对应设于所述电热管壳内,所述电热管壳的外壁设有渗钛层。

5、优选地,所述电热管组件设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设于所述不锈钢水管体及所述铸铝体的上侧。

6、优选地,所述铸铝体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

7、优选地,所述铸铝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支耳,所述支耳上形成有安装长孔。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不锈钢水管体形成有进水端及出水端,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伸出于铸铝体外,进水连接管通过进水密封卡套接通连接进水端,出水连接管通过出水密封卡套接通连接出水端,于是进水连接管及出水连接管可以与不锈钢水管体分开包装运输,从而有利于使铸铝发热体的产品质量稳定,而且便于运输和存放。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铝发热体,包括电热管组件(1)、不锈钢水管体(2)及铸铝体(3),所述不锈钢水管体(2)缠绕设置所述电热管组件(1)之外,所述铸铝体(3)包覆在所述电热管组件(1)及所述不锈钢水管体(2)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水管体(2)形成有进水端(201)及出水端(202),所述进水端(201)及所述出水端(202)分别伸出于所述铸铝体(3)外;还包括进水连接管(4)及出水连接管(5),所述进水连接管(4)通过进水密封卡套(41)接通连接所述进水端(201),所述出水连接管(5)通过出水密封卡套(51)接通连接所述出水端(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组件(1)包括电热丝(11)及电热管壳(12),所述电热丝(11)对应设于所述电热管壳(12)内,所述电热管壳(12)的外壁设有渗钛层(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铸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组件(1)设有接线端(110),所述接线端(110)设于所述不锈钢水管体(2)及所述铸铝体(3)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铝体(3)的外壁上设有隔热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铝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支耳(31),所述支耳(31)上形成有安装长孔(3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铝发热体,包括电热管组件、不锈钢水管体及铸铝体,不锈钢水管体缠绕设置电热管组件之外,铸铝体包覆在电热管组件及不锈钢水管体外,不锈钢水管体形成有进水端及出水端,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伸出于铸铝体外;还包括进水连接管及出水连接管,进水连接管通过进水密封卡套接通连接进水端,出水连接管通过出水密封卡套接通连接出水端。本技术的铸铝发热体的产品质量稳定,而且便于运输和存放,而且耐用性好,热交换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鹿丙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汉逊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