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及整体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5000发布日期:2023-09-21 02:5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及整体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房温湿度调节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及整体式空调。


背景技术:

1、针对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机房而言,为了维持机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通常需要引入能够对机房内部进行温湿度调节的结构;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是冷冻水机组,通过利用冷冻水机组对机房的内部气流进行冷却,从而对机房内部进行降温;同时如果水温低于机房运行工况下的露点温度,还可以令机房中的水蒸气冷凝,以降低机房内部的湿度。

2、但实际上,随着整体能效的提高,上述机组的进出水温度越来越高,使得冷水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不能起到除湿的作用。因此比较常见的改进方式是,在机房内部额外独立设置一台除湿机;但该改进方式中,除湿机需要额外占用机房的内部空间,并且除湿机作为独立的设备,难以与冷冻水机组进行统一的联动控制配合;因为,随着制冷需求的提高,冷冻水机组的风速对应地提高,周围气流的流速也会提高,而风速的提高会减少机房中热空气与除湿机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除湿机的除湿效率,能耗也随之增大。

3、因此,在机房中独立设置除湿机的方案存在额外占用了空间且除湿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及整体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机房中独立设置除湿机的方案存在额外占用了空间且除湿效率不高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包括制冷回路、除湿回路、风机及气流通道;

4、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制冷换热单元,所述除湿回路包括除湿换热单元;所述制冷换热单元、所述除湿换热单元及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中;

5、其中,所述除湿换热单元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除湿换热单元的面积为第一面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除湿换热单元的面积为第二面积;

6、所述第一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面积,使得所述除湿换热单元于所述第一状态时的除湿量大于所述除湿换热单元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除湿量。

7、可选地,所述除湿换热单元的出口连通有间接换热单元;

8、所述间接换热单元包括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与所述除湿换热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与所述制冷回路连通。

9、可选地,所述除湿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单元、第二换热单元及旁通电磁阀;所述旁通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入口处;

10、其中,当所述除湿换热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旁通电磁阀关闭,使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从所述除湿回路中断开。

11、可选地,所述除湿回路包括除湿入口管道、除湿出口管道、第一除湿支路及第二除湿支路;

12、所述除湿入口管道通过所述第一除湿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入口连通;所述除湿入口管道通过所述第二除湿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入口连通,且所述旁通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除湿支路上;

13、所述除湿出口管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出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出口连通,所述除湿出口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连通。

14、可选地,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处设置有低压压力传感器和低压开关;

15、所述低压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入口处的压力;所述低压开关用于当所述压缩机入口处的压力低于预设的最低值时反馈异常信号。

16、可选地,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处设置有高压压力传感器和高压开关;

17、所述高压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出口处的压力,所述高压开关用于当所述压缩机出口处的压力高于预设的最高值时反馈异常信号。

18、可选地,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制冷入口管道与制冷出口管道,所述制冷换热单元连通于所述制冷入口管道与所述制冷出口管道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与所述制冷出口管道并联连接。

19、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出口之间连通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换热单元流出的制冷剂流动至所述第二换热单元。

20、可选地,所述除湿换热单元、所述制冷换热单元及所述风机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21、一种整体式空调,包括柜体和如上所述的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及整体式空调,其工作时,先利用气流通道中的除湿换热单元对气流进行除湿,再利用气流通道中的制冷换热单元对气流进行冷却,随后气流再流向机房中,对机房内部环境进行温湿度调节;本方案中,一方面将制冷回路及除湿回路集成于一体,不需要额外设置除湿机,提高了机房的容积利用率,且制冷换热单元及除湿换热单元共用风机,提高了能效比,使得除湿制冷结构高度集成化,占地面积小;另一方面,当风机转速提高时,令除湿换热单元处于第一状态,减少了换热面积,使得除湿回路的蒸发温度下降,增加除湿回路的除湿量,抵消了风机风速上升带来的除湿效率下降的影响。综上,本方案具备机房容积利用率高且除湿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100)、除湿回路(200)、风机(23)及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换热单元的出口连通有间接换热单元(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换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单元(10)、第二换热单元(12)及旁通电磁阀(11);所述旁通电磁阀(11)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2)的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回路(200)包括除湿入口管道(201)、除湿出口管道(202)、第一除湿支路(203)及第二除湿支路(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处设置有低压压力传感器(14)和低压开关(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处设置有高压压力传感器(4)和高压开关(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回路(100)包括制冷入口管道(101)与制冷出口管道(102),所述制冷换热单元(21)连通于所述制冷入口管道(101)与所述制冷出口管道(10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与所述制冷出口管道(102)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的出口之间连通有单向阀(29);所述单向阀(29)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0)流出的制冷剂流动至所述第二换热单元(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换热单元、所述制冷换热单元(21)及所述风机(23)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10.一种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除湿制冷结构及整体式空调,其包括制冷回路、除湿回路及气流通道;制冷回路包括制冷换热单元,除湿回路包括除湿换热单元;制冷换热单元及除湿换热单元均设置于气流通道中,气流通道中设置有风机;其工作时,先利用气流通道中的除湿换热单元对气流进行除湿,再利用制冷换热单元对气流进行冷却,随后气流再流向机房中,对机房内部环境进行温湿度调节;一方面将制冷回路及除湿回路集成于一体,不需要额外设置除湿机,提高了机房的容积利用率;另一方面,当制冷换热单元与除湿换热单元同时工作时,风机对应地提高转速,且除湿换热单元的面积为第一面积,以提高除湿效率。故本申请具备容积利用率高且除湿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吕东建,李甜,范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