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5780发布日期:2023-11-23 00:5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烘干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极片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传统的极片烘干装置中,极片均为水平布置,在极片上下两侧布置风刀结构,由于风刀布置数量较多,在相同的风量下,风道出口的风速相对较低导致对流换热系数较小,换热效率较低。由于极片的水平布置,往往需要十几节甚至几十节烘箱依次排列对极片进行烘干,结构占用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极片烘干装置占用体积大且烘干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

2、一种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极片,所述烘干装置包括:

3、箱体,内设烘干腔及与所述烘干腔导通的入料口及出料口;

4、传送机构,设于所述烘干腔内且具有多个输送辊,各所述输送辊沿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交错分布于所述烘干腔的相对两侧;所述极片由所述入料口穿过所述烘干腔并由所述出料口输出,且所述极片呈往复式绕设于各所述输送辊;

5、干燥机构,设于所述烘干腔内并用于烘干所述极片。

6、上述的烘干装置,各输送辊沿极片的输送方向交错分布于烘干腔的相对两侧,极片呈往复式绕设于各输送辊,能够使一定长度的极片存储于烘干腔内,并通过烘干腔内的干燥机构烘干极片,使得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且烘干效果好。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输送辊包括分布于所述烘干腔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辊体及第二辊体,所述第二辊体及所述第一辊体分别位于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的不同侧,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辊体的表面接触,所述极片的厚度方向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二辊体的表面悬浮;

8、所述第二辊体的表面均布多个吹气口,全部所述吹气口的吹气方向朝向所述极片。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机构包括主体及设于所述主体的烘干出风口,所述烘干出风口用于输出热风烘干所述极片;

10、所述干燥机构沿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设有两个所述烘干出风口,每一所述烘干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极片呈夹角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导流件,每两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辊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外壁与所述极片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烘干出风口导通的导流通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设有与所述烘干出风口导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一排风口位于所述箱体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且高度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竖直方向均相交。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均流板、第二均流板及第三均流板,所述第二均流板及所述第三均流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分隔为进风腔、所述烘干腔及出风腔,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腔,所述第一排风口位于所述出风腔,每一所述烘干出风口内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均流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多个分流片,多个所述分流片间隔设于所述进风腔内并形成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烘干腔连通。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分流片呈l形,各所述分流片的头部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各所述分流片的尾部间隔设于所述进风腔的边缘处。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包括沿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由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端呈渐缩结构。

17、一种极片加工系统,包括上述的烘干装置。

18、上述的极片加工系统,烘干装置能够使一定长度的极片存储于烘干腔内,并通过烘干腔内的干燥机构烘干极片,使得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且烘干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极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输送辊包括分布于所述烘干腔(10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辊体(210)及第二辊体(220),所述第二辊体(220)及所述第一辊体(210)分别位于所述极片(10)的厚度方向的不同侧,所述极片(10)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辊体(210)的表面接触,所述极片(10)的厚度方向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二辊体(220)的表面悬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300)包括主体(310)及设于所述主体(310)的烘干出风口(311),所述烘干出风口(311)用于输出热风烘干所述极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导流件(400),每两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辊体(21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导流件(400),所述导流件(400)的外壁与所述极片(10)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烘干出风口(311)导通的导流通道(4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还设有与所述烘干出风口(311)导通的第一进风口(104)及第一排风口(105),所述第一进风口(104)及所述第一排风口(105)位于所述箱体(10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且高度位置不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极片(10)的输送方向、竖直方向均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均流板(500)、第二均流板(600)及第三均流板(700),所述第二均流板(600)及所述第三均流板(70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箱体(100)内,并将所述箱体(100)分隔为进风腔(106)、所述烘干腔(101)及出风腔(107),所述第一进风口(104)位于所述进风腔(106),所述第一排风口(105)位于所述出风腔(107),每一所述烘干出风口(311)内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均流板(5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多个分流片(800),多个所述分流片(800)间隔设于所述进风腔(106)内并形成分流通道(801),所述分流通道(80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04)及所述烘干腔(10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流片(800)呈l形,各所述分流片(800)的头部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4),各所述分流片(800)的尾部间隔设于所述进风腔(106)的边缘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06)包括沿所述极片(10)的输送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06a);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06a)由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04)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104)的一端呈渐缩结构。

10.一种极片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一种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极片,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内设烘干腔;传送机构,设于所述烘干腔内且具有多个输送辊,各所述输送辊沿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交错分布于所述烘干腔的相对两侧,所述极片呈往复式绕设于各所述输送辊;干燥机构,设于所述烘干腔内并用于烘干所述极片。一种极片加工系统包括上述的烘干装置。上述的烘干装置及极片加工系统,各输送辊沿极片的输送方向交错分布于烘干腔的相对两侧,极片呈往复式绕设于各输送辊,能够使一定长度的极片存储于烘干腔内,并通过烘干腔内的干燥机构烘干极片,使得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且烘干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天,颜韶华,王德才,丁桐桐,肖楚,刘宗明,徐亚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