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6209发布日期:2023-10-28 12:5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限位结构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供热机组为全自动无人值守远程通讯控制该配置的机组,控制器具有远程通讯功能,能够把一、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及水泵状、电动调节阀状态、水箱水位信号、变频器的状态等有关数据传送给控制中心,并能够接受来自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进行远程控制。

2、由于供热机组在室外安装使用时,不同型号的机组尺寸大小不同,因此需要使用不同尺寸的限位机构将其固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402649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该机组包括供热机组本体,所述供热机组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口,所述供热机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供热机组本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均匀分布的支腿,所述底座通过支腿与供热机组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供热机组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卡槽,所述防尘网的内部设置有呈均匀分布的安装组件,所述防尘网通过安装组件与供热机组本体连接。

3、但该机组的底座结构不便于调节变化,在对不同大小的机组固定限位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底座,增加了安装使用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不同尺寸供热机组固定便利性,提高限位结构的可调节灵活性,减少使用局限性的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包括底座和多组支撑臂,多组支撑臂均安装在底座顶端;还包括支撑装置、两组第一套筒、两组第一支柱和两组l型板,两组第一套筒分别安装在底座顶端左右两部,两组第一支柱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一套筒上,两组l型板分别镜像安装在两组第一支柱端部,并且两组第一支柱与两组l型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支撑装置安装在底座顶端,支撑装置用于对供热机组上部支撑限位;将供热机组放置在多组支撑臂顶端,之后将两组第一支柱分别在两组第一套筒上伸缩滑动调节,使两组第一支柱带动两组l型板对向移动,两组l型板的外侧壁分别与供热机组的左右两侧接触,之后将两组l型板与供热机组之间固定连接,提高不同宽度尺寸供热机组固定便利性,通过对支撑装置进行调节,提高限位结构对不同高度供热机组上部固定限位的便利性,提高限位结构的可调节灵活性,减少使用局限性。

3、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多组第二套筒、多组第二支柱、顶架、多组滑动套件、多组第一顶丝和框架,多组第二套筒底端均安装在底座顶端,多组第二支柱分别滑动安装在多组第二套筒内上部,多组第二支柱顶端均与顶架底端连接,多组滑动套件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多组第二支柱外侧壁上,框架外侧壁与多组防护垫外侧壁连接,框架上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对供热机组外部夹持固定,多组第一顶丝分别配合螺装在多组滑动套件外侧壁上;当供热机组放置在多组支撑臂顶端后,通过滑动调节多组第二支柱伸缩移动,使多组第二支柱带动顶架向下移动,使顶架将供热机组顶端按压固定,之后通过将多组滑动套件在多组第二支柱上滑动调节,使框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框架位于供热机组上部,通过旋转调节多组第一顶丝,提高多组滑动套件定位效果,之后通过夹持装置将供热机组外侧壁夹持固定,从而提高供热机组上部限位的便利性,有效减少强风将供热机组吹倒的情况,提高结构调节的便利性。

4、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组内螺纹套筒、多组螺杆、多组手轮和多组压板,多组内螺纹套筒分别周向安装在框架外侧壁上,多组螺杆分别配合螺装在多组内螺纹套筒上,多组手轮分别安装在多组螺杆后端,多组压板分别旋转安装在多组螺杆前端;抓取多组手轮对多组螺杆旋转移动,使多组螺杆带动多组压板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多组压板将供热机组上部外侧壁夹持固定,提高供热机组限位的牢固性。

5、优选的,还包括多组第二顶丝和两组第三顶丝,多组第二顶丝分别配合螺装在多组第二套筒外侧壁上,两组第三顶丝分别配合螺装在两组第一套筒外侧壁上;通过旋转多组第二顶丝,提高多组第二支柱滑动定位的便利性,通过旋转两组第三顶丝,提高两组第一支柱滑动定位的便利性。

6、优选的,还包括多组螺钉,两组l型板分别通过多组螺钉与供热机组外侧壁连接;提高两组l型板与供热机组之间安装或拆卸操作的便利性。

7、优选的,还包括多组防滑垫,多组防滑垫分别设置在多组支撑臂外侧壁上;通过设置多组防滑垫,提高多组支撑臂与供热机组之间的防滑效果,提高供热机组放置的稳定性。

8、优选的,还包括多组防护垫,多组防护垫分别设置在多组压板外侧壁上;减少多组压板与供热机组外侧壁之间的磨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供热机组放置在多组支撑臂顶端,之后将两组第一支柱分别在两组第一套筒上伸缩滑动调节,使两组第一支柱带动两组l型板对向移动,两组l型板的外侧壁分别与供热机组的左右两侧接触,之后将两组l型板与供热机组之间固定连接,提高不同宽度尺寸供热机组固定便利性,通过对支撑装置进行调节,提高限位结构对不同高度供热机组上部固定限位的便利性,提高限位结构的可调节灵活性,减少使用局限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包括底座(1)和多组支撑臂(2),多组支撑臂(2)均安装在底座(1)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两组第一套筒(3)、两组第一支柱(4)和两组l型板(5),两组第一套筒(3)分别安装在底座(1)顶端左右两部,两组第一支柱(4)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一套筒(3)上,两组l型板(5)分别镜像安装在两组第一支柱(4)端部,并且两组第一支柱(4)与两组l型板(5)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支撑装置安装在底座(1)顶端,支撑装置用于对供热机组上部支撑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夹持装置、多组第二套筒(6)、多组第二支柱(7)、顶架(8)、多组滑动套件(9)、多组第一顶丝(10)和框架(20),多组第二套筒(6)底端均安装在底座(1)顶端,多组第二支柱(7)分别滑动安装在多组第二套筒(6)内上部,多组第二支柱(7)顶端均与顶架(8)底端连接,多组滑动套件(9)分别上下滑动套装在多组第二支柱(7)外侧壁上,框架(20)外侧壁与多组防护垫(19)外侧壁连接,框架(20)上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对供热机组外部夹持固定,多组第一顶丝(10)分别配合螺装在多组滑动套件(9)外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多组内螺纹套筒(11)、多组螺杆(12)、多组手轮(13)和多组压板(14),多组内螺纹套筒(11)分别周向安装在框架(20)外侧壁上,多组螺杆(12)分别配合螺装在多组内螺纹套筒(11)上,多组手轮(13)分别安装在多组螺杆(12)后端,多组压板(14)分别旋转安装在多组螺杆(12)前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第二顶丝(15)和两组第三顶丝(16),多组第二顶丝(15)分别配合螺装在多组第二套筒(6)外侧壁上,两组第三顶丝(16)分别配合螺装在两组第一套筒(3)外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螺钉(17),两组l型板(5)分别通过多组螺钉(17)与供热机组外侧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防滑垫(18),多组防滑垫(18)分别设置在多组支撑臂(2)外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防护垫(19),多组防护垫(19)分别设置在多组压板(14)外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限位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结构的供热机组限位结构,其提高不同尺寸供热机组固定便利性,提高限位结构的可调节灵活性,减少使用局限性;包括底座和多组支撑臂,多组支撑臂均安装在底座顶端;还包括支撑装置、两组第一套筒、两组第一支柱和两组L型板,两组第一套筒分别安装在底座顶端左右两部,两组第一支柱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一套筒上,两组L型板分别镜像安装在两组第一支柱端部,并且两组第一支柱与两组L型板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支撑装置安装在底座顶端,支撑装置用于对供热机组上部支撑限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李志霞,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八面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