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8181发布日期:2023-12-21 21:4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灶零部件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


背景技术:

1、灶台支撑外罩,又被称为聚能罩,能够将燃烧后的烟气与二次空气分隔开来,使得二次空气可以更纯净地补充到火焰根部,提升热效率,并且能够减少灶头的热辐射和热对流,有助于保持灶头温度。因此,灶台支撑外罩被应用于部分高端的燃气灶中。

2、授权公告号为cn20945899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灶用聚能罩,包括布置在灶台上的罩体和布置在罩体上用于支撑锅具的支架,罩体中心开设有供灶头伸出的通孔,通过罩体环绕灶头的方式对燃烧的空气进行聚能,罩体在侧壁底部开设有供二次空气进入的开口,二次空气直接通过罩体底部的开口进入灶头的火焰处。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灶用聚能罩在使用过程中,空气在罩体底部的开口处预热效果较低,对空气的预热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所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能够对进入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内腔的空气进行预热。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包括能够放置在灶台上的支撑侧环、连接于所述支撑侧环顶沿且向内延伸的连接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环部内沿且向下弯折的聚热环部;所述聚热环部的中部具有用于供灶头伸出的布置通孔;所述聚热环部包括与所述连接环部连接的环形聚热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环形聚热侧板的底部且向内延伸的环形聚热底板;所述支撑侧环周向开设有多个贯穿内外表面的进气口。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安装在灶头外侧时,灶头从下至上穿过布置通孔,使得环形聚热侧板、环形聚热底板以及灶头围绕产生一个截面呈u形的聚热环槽,能够汇聚灶头处空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得聚热环部能够保持在高温状态,并且能够将温度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通过连接环部传递给支撑侧环,使得支撑侧环也能够保持在高温状态。当安装有上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灶台在使用时,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中,当空气通过支撑侧环的进气口时,空气能够被预热,从而有助于提高灶台的热效率。并且,灶台在工作过程中,空气仅需要通过上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支撑外环,就可以到达灶头部分,上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对进气的阻碍较小。

5、可选的,所述进气口为沿所述支撑侧环高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形孔,所述进气口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支撑侧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口设置为长条形,长条形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支撑侧板的面积,使得能够从进气口进入更多的空气。并且,进气口是均匀布置的,使得从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更均匀。

7、可选的,相邻所述进气口之间的周向间隙不大于2°;所述进气口的宽度占所述支撑外环的周向角度为2°~3°。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进气口之间的周向间隙和进气口的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进气口能够有足够的进风量且支撑侧环能够保持足够强的结构强度。

9、可选的,所述支撑侧环包括与所述聚热环部正对的上环部和连接于所述上环部下端的下环部;所述进气口周向布置于所述下环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气口与聚热环部在高度方向上相错布置,使得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时,聚热环部对空气的流入影响较小。

11、可选的,所述进气口的高度和所述下环部的高度的比值为2/3~3/4。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气口的高度在下环部中的占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使得进气口能够有足够的进风量,并且支撑侧环能够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13、可选的,所述环形聚热底板在内沿处设置有向上翻折的导向翻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翻边有助于提高环形聚热底板在其内沿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减少其内沿出现毛刺的概率。

15、可选的,还设置有预热件,所述预热件包括安装环以及周向均匀排布于所述安装环顶面且沿所述安装环的径向布置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聚热侧板抵接,所述导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侧环的侧壁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上设置预热件,预热件上的导热片与聚热环部接触,能够在聚热环部的热传递作用下,保持在高温状态,从而能够持续对进入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的空气进行预热,有助于提高灶头的热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导热片的厚度小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周向间隙;所述导热片与所述进气口相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小导热片对从进气口进入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的空气的影响。

19、可选的,所述支撑侧环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环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能够与安装环上的卡接块配合,将预热件定位安装在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内腔。

21、可选的,所述支撑侧环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卡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侧环的底部设置定位卡槽,灶台上有用于与供定位卡槽配合的块,有利于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在灶台上的定位。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聚热环部与灶头之间围成能够汇聚灶头处空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的聚热环槽,使得聚热环部被加热能够保持在高温状态,并传导至支撑侧板。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并与支撑侧板接触,使得空气能够被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以热传导的方式预热,有利于提升灶头的热效率;

25、2.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支撑侧环上的进气口设置为长条形孔,且周向均匀布置在支撑侧环的侧壁上,使得从进气口进入到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的空气更均匀,并且能够保证支撑侧环的结构强度和进气效率。

26、3.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通过设置预热件,有助于进一步对空气进行预热。并且,导热片与进气口相错,从而降低了预热件对进气效率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放置在灶台上的支撑侧环(1)、连接于所述支撑侧环(1)顶沿且向内延伸的连接环部(2)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环部(2)内沿且向下弯折的聚热环部(3);所述聚热环部(3)的中部具有用于供灶头伸出的布置通孔(33);所述聚热环部(3)包括与所述连接环部(2)连接的环形聚热侧板(31)以及连接于所述环形聚热侧板(31)的底部且向内延伸的环形聚热底板(32);所述支撑侧环(1)周向开设有多个贯穿内外表面的进气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3)为沿所述支撑侧环(1)高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形孔,所述进气口(13)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支撑侧环(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进气口(13)之间的周向间隙不大于2°;所述进气口(13)的宽度占所述支撑侧环(1)的周向角度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环(1)包括与所述聚热环部(3)正对的上环部(11)和连接于所述上环部(11)下端的下环部(12);所述进气口(13)周向布置于所述下环部(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3)的高度和所述下环部(12)的高度的比值为2/3~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聚热底板(32)在内沿处设置有向上翻折的导向翻边(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预热件(5),所述预热件(5)包括安装环(51)以及周向均匀排布于所述安装环(51)顶面且沿所述安装环(51)的径向布置的导热片(52);所述导热片(52)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聚热侧板(31)抵接,所述导热片(5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侧环(1)的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52)与所述进气口(13)在周向上相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环(1)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15),所述安装环(5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15)卡接配合的卡接块(5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环(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卡槽(1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属于家用灶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能够放置在灶台上的支撑侧环、连接于所述支撑侧环顶沿且向内延伸的连接环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环部内沿且向下弯折的聚热环部;所述聚热环部的中部具有用于供灶头伸出的布置通孔;所述聚热环部包括与所述连接环部连接的环形聚热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环形聚热侧板的底部且向内延伸的环形聚热底板;所述支撑侧环周向开设有多个贯穿内外表面的进气口。空气从进气口进入预热空气的灶台支撑外罩的内腔,并且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被加热,有助于提高灶台的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峰,马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正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