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8824发布日期:2023-12-14 08: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磁烹饪器具大多采用热敏电阻测温,热敏电阻设置在电磁炉面板下方,由于绝缘隔离等原因,导致热敏电阻测温不准及滞后。

2、为了提高测温的精准度,降低环境干扰,有些电磁炉通过采用红外测温装置来代替热敏电阻来进行电磁炉的测温。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红外信号的接收部和设置有处理电路,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模块,二者为集成式设计,同时,为了降低环境的干扰,红外测温装置还设置有导光套筒、滤光器、屏蔽盒等部件。这就导致红外测温装置的体积较大,占用电磁炉内部较大的空间,而电磁炉原本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内部的空间有限,造成红外测温装置的安装位置受限制,从而难以获得较好的测温效果。

3、若增大电磁炉内部空间,则无疑造成电磁炉的整体体积增大,使电磁炉整体变得较为笨重,不利于小型化的设计,影响使用体验。

4、因此,如何在现有电磁炉结构布局的基础上,使红外测温装置的位置布置更加灵活,以获得更好的测温效果,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以解决红外测温装置占据电磁炉内部空间大,装配结构复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磁炉,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内部的电磁加热组件,电磁炉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内的红外测温件,红外测温件包括用于采集红外线的测温探头和与测温探头电连接的用于处理红外线信号的信号处理部,测温探头和信号处理部为分体式结构,且测温探头和信号处理部分别独立安装于主体内。

4、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炉还包括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5、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盘以及缠绕于线盘的电磁线圈,线盘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检测口,测温探头设置于线盘的下方,且对应检测口设置。

6、测温探头和线盘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7、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盘以及缠绕于线盘的电磁线圈,测温探头固定于线盘。

8、线盘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筋位,固定筋位沿线盘的径向具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磁线圈的固定槽,测温探头固定于两个固定筋位之间。

9、线盘设置有朝向上方凸出的支撑筋位,测温探头的上边沿低于支撑筋位的上边沿。

10、主体内还设置有线路板,信号处理部设置于线路板。

11、电磁炉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内的散热风扇,线路板和散热风扇设置于测温探头的两侧。

12、主体具有用于承托食材容器的面板,面板具有丝印区域以及透光区域,丝印区域设置有显示标识,透光区域对应测温探头设置。

13、透光区域朝向下方的投影覆盖测温探头。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采用红外测温件来进行锅具温度的监测,且红外测温件的测温探头与信号处理部分体式连接,由于红外测温件的测温精度与测温探头的检测区域即测温探头的安装位置有关,故将测温探头与信号处理部分体式设计有助于减少信号处理部对测温探头安装位置的限制,可优选的将测温探头设于更易采集信号的位置,有助于提升红外测温件的测温精度,而信号处理部则无需随测温探头一同布置,可另外将信号处理部设置在其他位置,只需将二者电连接即可。同时无需对电磁炉原有的尺寸、结构布置进行改动,在电磁炉内部原有空间基础上,提高了测温探头位置布置的灵活性,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使用体验。

16、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盘以及缠绕于线盘的电磁线圈,线盘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检测口,测温探头设置于线盘的下方,且对应检测口设置。通过设置检测口,为测温探头提供了检测通道,避免了线盘对红外线的阻碍影响,使得测温探头具备更为宽泛的信号采集区间,提升了红外测温件的测温精度。

17、进一步地,测温探头和线盘之间具有散热间隙。由于线盘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热量,通过设置散热间隙,避免了测温探头与线盘的直接接触,相较于热量的接触式传递,热量通过散热间隙的热辐射式传递,传热效率较低,能够显著降低传递至测温探头处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对于测温探头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测温探头的测温精度,提升了测温探头的使用寿命。

18、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盘以及缠绕于线盘的电磁线圈,测温探头固定于线盘。一方面,线盘为测温探头提供了安装位,而无需在电磁炉主体内部另外设置用于安设测温探头的安装位,优化了电磁炉的结构布局,有利于电磁炉的小型化;另一方面,将测温探头固定于线盘便于测温探头直接对电磁炉上方锅具进行测温,缩短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红外线的损失,提升了红外测温件的测温精度。

19、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线盘设置有朝向上方凸出的支撑筋位,测温探头的上边沿低于支撑筋位的上边沿。通过设置支撑筋位,一方面能够为上方面板提供支撑,提升电磁炉的承载能力,增加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测温探头的上边沿设置为低于支撑筋位的上边沿,使得上方盖板与测温探头上边缘之间形成一道安全间隙,避免了盖板因承载重物或自身形变等因素导致的下沉对测温探头产生触碰而致使测温探头发生挤压破损,为测温探头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2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内还设置有线路板,信号处理部设置于线路板。将信号处理部设置于线路板,一方面有助于优化电磁炉主体内部的结构布局,另一方面,可优选的使信号处理部与线路板共用电路芯片,无需单独设置用于处理红外信号的芯片,有助于降低电磁炉的制造成本。

2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磁炉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内的散热风扇,线路板和散热风扇设置于测温探头的两侧。将线路板与散热风扇设置于测温探头的两侧,一方面能够均衡电磁炉的配重,提高电磁炉的放置稳定性,以及对锅具的承托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测温探头与信号处理部的分体式设计,使得测温探头与信号处理部之间的连接导线能够避开散热风扇区域,降低散热风扇缠线的风险。

2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具有用于承托食材容器的面板,面板具有丝印区域以及透光区域,丝印区域设置有显示标识,透光区域对应测温探头设置。透光区域能够减少对待采集信号的阻碍,提升测温探头数据采集的精准性。

23、进一步地,透光区域朝向下方的投影覆盖测温探头。增大了测温探头的信号采集范围,进一步为测温探头数据采集的精准性提供了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炉,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的电磁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炉,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内部的电磁加热组件,电磁炉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内的红外测温件,红外测温件包括测温探头和与测温探头电连接的信号处理部,测温探头和信号处理部为分体式结构,且测温探头和信号处理部分别独立安装于主体内。本技术的电磁炉采用红外测温件来进行锅具温度的监测,且红外测温件的测温探头与信号处理部分体式连接,由于红外测温件的测温精度与测温探头的检测区域即测温探头的安装位置有关,故将测温探头与信号处理部分体式设计有助于减少信号处理部对测温探头安装位置的限制,可优选地将测温探头设于更易采集信号的位置,有助于提升红外测温件的测温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徐肇松,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