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2953发布日期:2024-01-06 22:5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虫薄膜,具体为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经常见到薄膜的身影,防虫薄膜也是薄膜的一种,防虫薄膜可以有效的防止虫子对农作物的破坏,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423875u,申请号为cn202220660806.3的一种薄膜烘干装置,包括基座、箱体,所述箱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槽、第二出风槽、第三出风槽;所述第一出风槽、第二出风槽、第三出风槽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可全方位的将热风吹出,使薄膜在进入箱体时薄膜两面都可受到热风的烘干;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固定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固定辊可延长薄膜的行走路程,使薄膜均匀烘干;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烘干丝;所述烘干丝可进一步提高箱体内的温度,提高烘干效果但是在对防虫薄膜进行烘干工作的时候还是存在着以下问题:

2、1.防虫薄膜在进行烘干时未设置透风的窗口,使得烘干仓内部的水蒸气无法得到有效的散发;

3、2.在进行防虫薄膜烘干时,由于温度高的原因使得薄膜在烘干时会发生两边翘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在烘干的时候容易造成薄膜边缘卷曲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框架,所述装置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装置框架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导辊,装置框架的内底部正上方设置有加热装置,装置框架的内部正上方设置有防尘透风网,装置框架的内部两侧水平设置有防皱装置。

3、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由升降脚撑和横杆组成,所述导辊由一号轴和滚辊组成,所述加热装置由电机、二号轴、旋转叶片、内部框架和加热板组成,所述防皱装置由气缸、c形块、压辊、支撑块、弹簧、连接杆和长杆组成。

4、优选的,所述升降脚撑垂直设置在装置框架的正下方的四周位置,每组升降脚撑的垂直面中间位置水平均设置有一组横杆。

5、优选的,所述导辊的数量为若干组,导辊等距设置在装置框架的内部,一号轴水平设置在装置框架的内部,且一号轴的两端设置在装置框架内部垂直壁的两侧进行可旋转工作,一号轴的轴上设置有滚辊。

6、优选的,所述电机垂直设置在装置框架底部正下方居中位置,电机的正上方垂直设置有二号轴,且二号轴通过装置框架底部预留的垂直贯通圆孔设置在装置框架的内部,二号轴靠上方的轴上设置有旋转叶片,且旋转叶片水平设置在装置框架的内底部上方,旋转叶片的外侧设置有内部框架,且内部框架的造型为上下两面贯通的空心矩形块,内部框架的正上方设置有加热板,且加热板设置在两组导辊的正下方,防尘透风网位于两组导辊的正上方。

7、优选的,所述气缸镜像水平设置在装置框架的两侧,每组气缸靠内侧水平设置有c形块,c形块上下两组横板的内侧垂直镜像设置有两组压辊,下方压辊通过支撑块固定在c形块下方横板的内部,弹簧垂直设置在上方压辊的正上方,且弹簧设置在c形块上方横板的内部,连接杆设置在弹簧的内部,且连接杆的底部设置在上方压辊的正上方,连接杆穿过c形块和装置框架上方预留的贯通孔,连接杆的顶端设置在装置框架上方外侧,长杆的两侧下方垂直连接左右两组连接杆。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在导辊两侧设置防皱装置,在薄膜进行加热烘干工作时通过对薄膜两侧的夹取避免发生两侧翘边变形的现象,且两侧的夹取装置内部设置的是通过轴连接压辊,使得薄膜在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也不会发生阻碍影响。

10、2.该防虫薄膜烘干装置两侧可以通过气缸的推动,在面对不同宽度的薄膜时通过移动来对不同宽度的薄膜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夹取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框架(1)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2),装置框架(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导辊(3),装置框架(1)的内底部正上方设置有加热装置(4),装置框架(1)的内部正上方设置有防尘透风网(5),装置框架(1)的内部两侧水平设置有防皱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由升降脚撑(201)和横杆(202)组成,所述导辊(3)由一号轴(301)和滚辊(302)组成,所述加热装置(4)由电机(401)、二号轴(402)、旋转叶片(403)、内部框架(404)和加热板(405)组成,所述防皱装置(6)由气缸(601)、c形块(602)、压辊(603)、支撑块(604)、弹簧(605)、连接杆(606)和长杆(607)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脚撑(201)垂直设置在装置框架(1)的正下方的四周位置,每组升降脚撑(201)的垂直面中间位置水平均设置有一组横杆(2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3)的数量为若干组,导辊(3)等距设置在装置框架(1)的内部,一号轴(301)水平设置在装置框架(1)的内部,且一号轴(301)的两端设置在装置框架(1)内部垂直壁的两侧进行可旋转工作,一号轴(301)的轴上设置有滚辊(3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01)垂直设置在装置框架(1)底部正下方居中位置,电机(401)的正上方垂直设置有二号轴(402),且二号轴(402)通过装置框架(1)底部预留的垂直贯通圆孔设置在装置框架(1)的内部,二号轴(402)靠上方的轴上设置有旋转叶片(403),且旋转叶片(403)水平设置在装置框架(1)的内底部上方,旋转叶片(403)的外侧设置有内部框架(404),且内部框架(404)的造型为上下两面贯通的空心矩形块,内部框架(404)的正上方设置有加热板(405),且加热板(405)设置在两组导辊(3)的正下方,防尘透风网(5)位于两组导辊(3)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601)镜像水平设置在装置框架(1)的两侧,每组气缸(601)靠内侧水平设置有c形块(602),c形块(602)上下两组横板的内侧垂直镜像设置有两组压辊(603),下方压辊(603)通过支撑块(604)固定在c形块(602)下方横板的内部,弹簧(605)垂直设置在上方压辊(603)的正上方,且弹簧(605)设置在c形块(602)上方横板的内部,连接杆(606)设置在弹簧(605)的内部,且连接杆(606)的底部设置在上方压辊(603)的正上方,连接杆(606)穿过c形块(602)和装置框架(1)上方预留的贯通孔,连接杆(606)的顶端设置在装置框架(1)上方外侧,长杆(607)的两侧下方垂直连接左右两组连接杆(6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虫薄膜烘干装置,包括装置框架,所述装置框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装置框架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导辊,装置框架的内底部正上方设置有加热装置,装置框架的内部正上方设置有防尘透风网,装置框架的内部两侧水平设置有防皱装置,在导辊两侧设置防皱装置,当薄膜进行加热烘干工作时通过对薄膜两侧的夹取使得薄膜在加热时不会发生两侧翘边变形的现象,且两侧的夹取装置内部设置的是通过轴连接压辊,使得薄膜在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也不会发生阻碍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气缸的推动,在面对不同宽度的薄膜时通过移动来对不同宽度的薄膜进行有效夹取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刚,胡静静,李风菊,王子河,张欣欣,高学武,白金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隆银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