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707发布日期:2023-12-07 01:1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送风设备,特别是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1、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

2、建筑新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增添换热装置,而换热装置与新风系统同步使用,所以在建筑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时,同步开启换热装置就易造成能耗较高,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包括换风箱,所述换风箱内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出风腔和进风腔,两个所述出风腔分别与两个所述进风腔的相通,两个所述出风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均设置有滤芯,两个所述进风腔内部的内侧均设置有风扇,两个所述进风腔内部的外侧均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气管。

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出风腔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所述通风口分别贯通两个所述进风腔。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方均开设有组装槽,两个所述组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安装框封闭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台,两个所述凸台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组装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凸台,且其外部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使用该方案可对安装框进行固位安装,便于组装和拆卸。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进风腔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阵列的卡槽,两个所述安装板外表面一侧的两边均开设有放置槽,四个所述放置槽内壁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倾斜向外的弹板,多个所述弹板分别与多个卡槽卡接。

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气管均为l形,两个所述气管外部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风扇的尺寸均与所述进风腔内部的尺寸适配,且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完全不接触。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9、1、该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由换风箱作为装置主体,换风箱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进风腔和出风腔,且二者之间分别相通,在两个出风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滤芯,两个进风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和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板,在两个安装板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气管,使用时,调整两个安装板的位置,分别通过两个风扇工作,使空气从一组进风腔和出风腔进入,再从另一组进风腔和出风腔排出,由此实现换风,满足使用的需要。

10、2、该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在两个出风腔的内部设置有u形的安装框,将滤芯安装在安装框内,两个出风腔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布置的两个螺纹杆,两个安装框封闭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台,两个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凸台,且在其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可达到对其进行固位的目的,以便于对安装框进行安装和拆卸,两个进风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卡槽,在安装板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倾斜的弹板,通过将弹板与卡槽卡接,实现对安装板的定位安装,方便调整位置的同时,还便于对其进行组装和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风箱(1),所述换风箱(1)内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出风腔(8)和进风腔(10),两个所述出风腔(8)分别与两个所述进风腔的(10)相通,两个所述出风腔(8)的内部均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框(3),两个所述安装框(3)的内部均设置有滤芯(4),两个所述进风腔(10)内部的内侧均设置有风扇(6),两个所述进风腔(10)内部的外侧均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板(5),两个所述安装板(5)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气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腔(8)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口(9),多个所述通风口(9)分别贯通两个所述进风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腔(8)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下方均开设有组装槽(12),两个所述组装槽(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两个所述安装框(3)封闭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台(13),两个所述凸台(1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组装槽(12)的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7)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凸台(13),且其外部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腔(10)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阵列的卡槽(11),两个所述安装板(5)外表面一侧的两边均开设有放置槽(14),四个所述放置槽(14)内壁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倾斜向外的弹板(15),多个所述弹板(15)分别与多个卡槽(11)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5)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气管(2)均为l形,两个所述气管(2)外部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扇(6)的尺寸均与所述进风腔(10)内部的尺寸适配,且与所述安装板(5)之间完全不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送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节能型新风系统,包括换风箱,所述换风箱内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出风腔和进风腔,两个所述出风腔分别与两个所述进风腔的相通,两个所述出风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均设置有滤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换风箱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进风腔和出风腔,且二者之间分别相通,在两个出风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滤芯,两个进风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和可往复运动的安装板,在两个安装板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气管,使用时,调整两个安装板的位置,分别通过两个风扇工作,使空气从一组进风腔和出风腔进入,再从另一组进风腔和出风腔排出,由此实现换风。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夏林会,邓慧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畔森屋零碳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