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8553发布日期:2024-03-18 17:0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利用烟气换热器回收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余热很普遍,在节能、环保、经济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益。

2、然而在换热过程中,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滴入省煤器则容易造成腐蚀,所以为防止烟气冷凝水落入省煤器造成腐蚀,烟气换热器不能直接竖直安装在省煤器出口,需要过渡烟道水平方向引出连接,烟气换热器需要钢制支撑平台和支架,占用很大空间,且需耗费大量钢铁材料费和制作施工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换热装置,其中,包括:

4、烟气流通通道,所述烟气流通通道沿第一方向设置;

5、换热元件,所述换热元件设于所述烟气流通通道内;

6、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烟气流通通道内,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换热元件的下方;

7、其中,所述烟气流通通道包括:一烟气入口、一烟气出口、换热元件放置区和接水盘放置区,烟气自所述烟气入口向所述烟气出口流通,所述换热元件放置区和接水盘放置区均设于所述烟气入口和所述烟气出口之间,所述换热元件和所述接水盘分别设于所述换热元件放置区和接水盘放置区,所述接水盘放置区的宽度大于所述换热元件放置区的宽度,所述接水盘在宽度上覆盖所述烟气流通通道内的所述换热元件;

8、所述接水盘呈向所述烟气入口凸出的盘装结构。

9、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烟气入口设于所述烟气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10、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接水盘包括:底盘和两侧板,所述底盘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所述底盘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烟气入口凸出,所述底盘的顶部下凹与两所述侧板连接形成盘装。

11、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底盘包括:第一接水板和第二接水板,所述第一接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水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板和所述第二接水板呈“v”字型,两所述侧板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一侧,两所述侧板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板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另一侧;

12、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水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烟气入口设置,所述第一接水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烟气出口设置。

13、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接水盘还包括:两外延,两所述外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另一端上,两所述外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

14、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接水盘开设有一冷凝水排放口,所述冷凝水排放口与冷凝水排放管连接。

15、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元件为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包括:若干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若干所述换热管首尾依次连接。

16、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还包括:

17、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上包覆有蒙皮;

18、换热器芯体,所述换热器芯体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换热器芯体外侧包覆有保温层,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内部形成所述烟气流通通道,所述烟气入口和所述烟气出口分别延伸至所述框架的两端上形成开口。

19、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还包括:进水管法兰和出水管法兰,所述进水管法兰和所述出水管法兰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进水管法兰和所述出水管法兰分别连接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

20、上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元件为光管管束、翅片管管束、板束或板翅组件。

2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22、(1)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安装在省煤器的上方,接水盘的设置可以避免冷凝水对省煤器的伤害,这样省去传统安装需要的过渡烟道和换热装置的钢支架与平台,极大缩小了换热装置的安装空间,也能满足因空间受限不能安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的使用需求。

23、(2)本实用新型对烟气流通通道的结构进行规划,接水盘放置区的宽度大于换热元件放置区的宽度,使得接水盘承接可以覆盖换热元件滴落的所有的冷凝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设于所述烟气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底盘和两侧板,所述底盘的两侧分别连接两所述侧板,所述底盘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烟气入口凸出,所述底盘的顶部下凹与两所述侧板连接形成盘装。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还包括:两外延,两所述外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接水板的另一端上,两所述外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开设有一冷凝水排放口,所述冷凝水排放口与冷凝水排放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为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包括:若干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若干所述换热管首尾依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法兰和出水管法兰,所述进水管法兰和所述出水管法兰均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进水管法兰和所述出水管法兰分别连接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为光管管束、翅片管管束、板束或板翅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烟气流通通道、换热元件和接水盘,其中,接水盘设于换热元件的下方;其中,烟气流通通道包括:一烟气入口、一烟气出口、换热元件放置区和接水盘放置区,换热元件放置区和接水盘放置区均设于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之间,换热元件和接水盘分别设于换热元件放置区和接水盘放置区,接水盘放置区的宽度大于换热元件放置区的宽度,接水盘在宽度上覆盖烟气流通通道内的换热元件;接水盘呈向烟气入口凸出的盘装结构。本技术可以直接安装在省煤器的上方,接水盘的设置可以避免冷凝水对省煤器的伤害,这样省去传统安装需要的过渡烟道和换热装置的钢支架与平台,极大缩小了热装置的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汪加慧,武占,刘建桥,丁洁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晟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