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3887发布日期:2023-10-28 21:2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1、暖通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三项主要功能。暖通系统的存在不但能够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流速,还可过滤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度,是改善建筑物内部人员生存环境的重要保障。因此,目前暖通系统已逐渐成为各类建筑物所必须建造的系统。

2、为了实现建筑物内外空气的交换,暖通系统需要将外部的空气引入到建筑物内部的各个角落。因此,在暖通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建筑物的顶棚等部位悬吊或架设大量的各类管线。基于此,存在着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建造成本高、占用建筑物内部空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如下技术问题之一:

3、现有暖通系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建造成本高、以及占用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问题。

4、(二)技术方案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包括开口型集成板3、安装板4、进风管道、出风管道、空气交换机104;多个所述设有内凹面的开口型集成板3通过相邻翼缘扣合连接,且上部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从而使安装板4与开口型集成板3的内凹面形成多个彼此分隔的空腔101;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别与不同的空腔101连通;所述空气交换机104同时连通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在不同的所述空腔101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106、室内出风口107、室外出风口108和室外进风口102。

7、优选地,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与室外进风口102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一管道103,以及与室内进风口106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四管道112;所述第一管道103的下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12的上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外部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后经第一管道103后进入空气交换机104,经空气交换机104处理后经第四管道112后通过室内进风口106进入室内。

8、更优选地,所述出风管道包括与室内出风口107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三管道111,以及与室外出风口108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二管道105;第三管道111的下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第二管道105的上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室内浑浊空气通过室内出风口107经由空腔101进入到第三管道111,通过空气交换机104处理后部分进入进风管道重复利用,部分通过第二管道105、空腔101和室外出风口108排出到室外。

9、优选地,所述开口型集成板3、安装板4位于建筑室内装饰层1和室外装饰层2之间。

10、优选地,该结构还包括制冷装置109和制热装置110;所述制冷装置109和制热装置110分别通过各自管道与第四管道112连通,以便于对输入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11、优选地,在安装板4外侧与建筑物室外装饰层2之间还设有功能层5。

12、更优选地,所述功能层5为吸音层、保暖层、防水层、防尘层、隔汽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13、优选地,所述开口型集成板3包括底面31、位于底面31两侧的侧壁32,在两个所述侧壁32上分别设有向外侧水平延伸的第一翼缘33和向内侧水平延伸的第二翼缘34;相邻的两开口型集成板3通过第二翼缘34扣合在第一翼缘33内实现连接。

14、更优选地,在第一翼缘33、第二翼缘34以及安装板4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螺孔,三者在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室外出风口108与室外进风口102各自所在的空腔101不相邻;所述室内进风口106和室内出风口107各自所在的空腔不相邻。

16、(三)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为:

18、一、本实用新型的暖通一体化结构采用开口型集成板与安装板形成的空腔作为建筑内气体流通的通道,不必在建筑物内单独安装暖通管路。既能够节约建材成本,降低能耗,也能够节约施工成本,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同时,由于不必在建筑顶棚吊装各种通风管道,还有利于增加建筑内部的可利用空间。

19、二、本实用新型的暖通一体化结构的适用范围较广,不但可以利用在建筑棚顶处的暖通结构建造,还适用于建筑立面,例如墙面等建筑部位的暖通结构建造。并且,由于薄壁式集成管可应用于建筑的整个顶棚和几乎所有的建筑立面,可以使暖通系统的进出风口位于建筑的几乎任何部位。该暖通一体化结构可在建筑墙体和顶棚的施工过程中完成部分建造,且主要通过装配式连接完成,施工效率更高,建造周期更短。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型集成板(3)、安装板(4)、进风管道、出风管道、空气交换机(104);多个设有内凹面的所述开口型集成板(3)通过相邻翼缘扣合连接,且上部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从而使安装板(4)与开口型集成板(3)的内凹面形成多个彼此分隔的空腔(101);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别与不同的空腔(101)连通;所述空气交换机(104)同时连通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在不同的所述空腔(101)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106)、室内出风口(107)、室外出风口(108)和室外进风口(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与室外进风口(102)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一管道(103),以及与室内进风口(106)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四管道(112);所述第一管道(103)的下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12)的上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外部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02)进入后经第一管道(103)后进入空气交换机(104),经空气交换机(104)处理后经第四管道(112)后通过室内进风口(106)进入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包括与室内出风口(107)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三管道(111),以及与室外出风口(108)所在空腔(101)连通的第二管道(105);第三管道(111)的下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第二管道(105)的上游段接口与空气交换机(104)连通;室内浑浊空气通过室内出风口(107)经由空腔(101)进入到第三管道(111),通过空气交换机(104)处理后部分进入进风管道重复利用,部分通过第二管道(105)、空腔(101)和室外出风口(108)排出到室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型集成板(3)、安装板(4)位于建筑室内装饰层(1)和室外装饰层(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装置(109)和制热装置(110);所述制冷装置(109)和制热装置(110)分别通过各自管道与第四管道(112)连通,以便于对输入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板(4)外侧与建筑物室外装饰层(2)之间还设有功能层(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5)为吸音层、保暖层、防水层、防尘层、隔汽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型集成板(3)包括底面(31)、位于底面(31)两侧的侧壁(32),在两个所述侧壁(32)上分别设有向外侧水平延伸的第一翼缘(33)和向内侧水平延伸的第二翼缘(34);相邻的两开口型集成板(3)通过第二翼缘(34)扣合在第一翼缘(33)内实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翼缘(33)、第二翼缘(34)以及安装板(4)的对应位置上设有螺孔,三者在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出风口(108)与室外进风口(102)各自所在的空腔(101)不相邻;所述室内进风口(106)和室内出风口(107)各自所在的空腔不相邻。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口型集成板的暖通一体化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开口型集成板、安装板、进风管道、出风管道、空气交换机。多个设有内凹面的开口型集成板通过相邻翼缘扣合连接,且上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从而使安装板与集成板的内凹面形成多个彼此分隔的空腔。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别与不同的空腔连通。空气交换机同时连通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在不同的空腔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出风口和室外进风口。该结构以开口型集成板与安装板所形成的空腔作为建筑内部空气介质流通的管道,从而不必在建筑内部悬吊各种暖通管道,可大大缩小施工周期,并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且有利于提高建筑内部可利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光,李久存,陈建华,韦建国,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施耐达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