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2098发布日期:2023-12-06 23:3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集中供热,特别涉及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1、我国集中供热是由大型热源将高温水送到各个二级换热站,经过二次换热降温后,由二级供热管道将热水送到千家万户,经户内散热器散热后的低温水经二级回水管道回到换热站继续加热。由于热用户距离换热站的距离不同,管道阻力不同,热用户得到的热水循环流量也不同。近端用户得到的热水循环流量多,室内温度高,流回换热站的水温相对高;远端用户得到的热水循环流量低,室内温度低,流回换热站的水温相对低。

2、大多热力公司采用在二次网的热用户入口处安装各种阀门的方法,通过阀门调节达到每个热用户的回水温度达到一致。由于普通阀门开度和回水温度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即使经过多次反复调节,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故此,我们提出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包括供热二次网供水管道、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楼内供水管道立管、楼内回水管道立管、住户散热器、热力入口供水阀、热力入口回水阀、动态平衡阀、动态平衡阀保护阀、温度采集器、通讯模块和上位机平台,楼内供水管道立管、楼内回水管道立管分别与供热二次网供水管道、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连通,住户散热器连接在楼内供水管道立管、楼内回水管道立管之间;

4、热力入口回水阀、动态平衡阀、动态平衡阀保护阀、温度采集器均安装于楼内回水管道立管,且热力入口回水阀、动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保护阀与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的距离依次增大;温度采集器位于动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保护阀之间;

5、通讯模块安装于温度采集器,温度采集器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将所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上至上位机平台。

6、优选的,温度采集器与通讯模块的供电可以是有线电源,也可以是电池,或是有线电源和电池的组合;温度采集器的精度不低于0.1℃。

7、优选的,通讯模块定时将温度采集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上传到上位机平台;通讯模块的通讯方式可以是4g、nb-iot或cat.1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中,动态平衡阀是一种具有恒定流体循环流量的特种调节阀,通过动态平衡阀与温度采集器配套安装,温度采集器安装楼内回水管道立管上,从而可及时快速发现回水温度过高、过低的热力入口。便于及时进行科学的调节。

10、2.本实用新型,一个热力入口的调节不会影响其他热力入口的水力状态。

11、3.本实用新型,实现远近热用户回水温度基本一致。

12、4.本实用新型,消除因温度不均造成的热量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包括供热二次网供水管道(1)、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2)、楼内供水管道立管(3)、楼内回水管道立管(4)、住户散热器(5)、热力入口供水阀(6)、热力入口回水阀(7)、动态平衡阀(8)、动态平衡阀保护阀(9)、温度采集器(10)、通讯模块(11)和上位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内供水管道立管(3)、楼内回水管道立管(4)分别与所述供热二次网供水管道(1)、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2)连通,所述住户散热器(5)连接在楼内供水管道立管(3)、楼内回水管道立管(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器(10)与通讯模块(11)的供电可以是有线电源,也可以是电池,或是有线电源和电池的组合;温度采集器(10)的精度不低于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11)定时将温度采集器(10)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上传到上位机平台;所述通讯模块(11)的通讯方式可以是4g、nb-iot或cat.1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包括供热二次网供水管道、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楼内供水管道立管、楼内回水管道立管、住户散热器、热力入口供水阀、热力入口回水阀、动态平衡阀、动态平衡阀保护阀、温度采集器、通讯模块和上位机平台,楼内供水管道立管、楼内回水管道立管分别与供热二次网供水管道、供热二次网回水管道连通,热力入口回水阀、动态平衡阀、动态平衡阀保护阀、温度采集器均安装于楼内回水管道立管。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系统,可及时快速发现回水温度过高、过低的热力入口,且一个热力入口的调节不会影响其他热力入口的水力状态,实现远近热用户回水温度基本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军,周涛,尹业彬,辛海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新宝同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