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0486发布日期:2024-02-02 20:5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特别涉及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


背景技术:

1、在如今全球节能减排和中国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大背景下,开发出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势在必行。太阳能因其分布广泛,易于获取,因地制宜的特点在一众可再生能源中脱颖而出,从而诞生出多种利用方式。被动太阳能建筑是一种无须外部机械能驱动,单纯依靠自身结构及材料特性运行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其中太阳能集热蓄热墙作为一种被动构件,可以实现太阳能收集,蓄存,释放的过程,安装在建筑的外表面还可以减小建筑的热负荷,一举多得。因此,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2、太阳能集热蓄热墙的原理是在冬季白天,位于重质墙体外墙的吸热图层接受太阳辐射后升温,进一步加热吸热图层与玻璃盖板之间的空气夹层,室内空气进入空气夹层后被加热进入室内然后反复循环,使室内环境温度提升。然而,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存在一个问题,作为集热蓄热墙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质墙体,在中国北方有240mm厚和370mm厚两种规格,如果采用240mm规格有利于昼间热量通过导热的方式传入室内,但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的时候,又会因为墙体过薄热阻较小的原因发生热量倒流的现象,如果墙体采用370mm厚规格,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热量倒流,但是在昼间会因为热阻过大阻碍热量进入室内,两者难以兼顾。

3、针对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出现热倒流及导热能力受限的问题,现有主要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采用240mm规格墙体,在夜间或者太阳辐射较弱时,人工加装保温材料至空气夹层,防止热量损失,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操作繁琐,同时还涉及到保温材料的保存及意外损坏风险。另一种方法同样采用240mm规格墙体,但是改变了空气夹层的宽度,使空气夹层变薄,抑制夹层空气流动,使其从对流传热方式近似转变为导热过程,防止热量损失,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昼间空气循环加热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出现的热倒流及导热能力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该蓄热墙将气凝胶放置在玻璃盖板内与玻璃盖板紧贴,利用气凝胶高透光率、低导热系数、低密度的特点,较大程度上减缓了集热蓄热墙在夜间发生热倒流的问题,相较于人工在夜间加保温材料在空气夹层,无须手动操作,使用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包括玻璃盖板和重质墙体,所述玻璃盖板靠近重质墙体一侧表面设有气凝胶层,所述重质墙体靠近所述玻璃盖板一侧表面设有吸热涂层,所述气凝胶层与所述吸热涂层之间为空气夹层,所述重质墙体上部设有上隔热挡板,所述重质墙体下部设有下隔热挡板。

3、所述气凝胶层与所述玻璃盖板表面紧贴,所述气凝胶层的厚度为≥12mm。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通过在玻璃盖板的内壁增加气凝胶层,气凝胶层本身材质轻,对结构承重方面没有影响。2、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凝胶层透光率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减作用较小,由于气凝胶与空气夹层独立存在,不影响空气夹层的空间,不影响墙体向室内传热的过程,对墙体集热传热过程影响较小。3、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凝胶层,在构造集热蓄热墙时,气凝胶层直接作为墙体的一部分,与现有的夜间加隔热保温层相比,无需进行人工操作,同时也减小了保温材料在保存过程中的磨损。

5、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盖板(1)和重质墙体(6),所述玻璃盖板(1)靠近重质墙体(6)一侧表面设有气凝胶层(2),所述重质墙体(6)靠近所述玻璃盖板(1)一侧表面设有吸热涂层(4),所述气凝胶层(2)与所述吸热涂层(4)之间为空气夹层(3),所述重质墙体(6)上部设有上隔热挡板(5),所述重质墙体(6)下部设有下隔热挡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层(2)与所述玻璃盖板(1)表面紧贴,所述气凝胶层(2)的厚度为≥1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一种气凝胶太阳能集热蓄热墙,包括玻璃盖板和重质墙体,所述玻璃盖板靠近重质墙体一侧表面设有气凝胶层,所述重质墙体靠近所述玻璃盖板一侧表面设有吸热涂层,所述气凝胶层与所述吸热涂层之间为空气夹层,所述重质墙体上部设有上隔热挡板,所述重质墙体下部设有下隔热挡板。本技术将气凝胶放置在玻璃盖板内与玻璃盖板紧贴,利用气凝胶高透光率、低导热系数、低密度的特点,较大程度上减缓了集热蓄热墙在夜间发生热倒流的问题,相较于人工在夜间加保温材料在空气夹层,无须手动操作,使用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闫光辰,贺镇,刘轩,兰博,谢璐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