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6510发布日期:2024-02-02 20:5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陶瓷蓄热体,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陶瓷蓄热体,是一种新型的陶瓷技术,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好、耐高温气流冲刷和蓄热效率高等特点,瓷蓄热体广泛用于工业热工vocs废气处理,最大限度分解有毒有害废气和回收烟气热能的技术;

2、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7714966u,公开了一种rto废气处理用可拆卸式蓄热陶瓷体,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两侧分别插设有第一隔温板和第二隔温板,上下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弧形板,两侧弧形板的外壁通过弹簧分别连接第一隔温板和第二隔温板的内壁,两侧弧形板之间插设有蓄热体本体。将蓄热体本体放入两侧的弧形板之间后,通过顺时针转动两个调节螺栓推动,两个调节螺栓推动第一隔温板和第二隔温板做相向移动,使两个弧形板分别从两侧抵在蓄热体本体上等技术方案,具有适应蓄热体本体在加热和冷却交替的过程中自由胀缩产生变温应力,继而减少蓄热体本体的破碎损坏率等技术效果”;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陶瓷蓄热体在安装后,废气通过动力送入陶瓷蓄热体,废气经陶瓷蓄热体后,向四周外部发散,此时废气动力逐渐减少,废气当到达燃烧室时,由于可燃废气不均匀,导致在燃烧废气时,废气不能均匀被燃烧,而达不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包括蓄热体本体,所述蓄热体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蓄热体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蓄热体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与蓄热体本体开设的进气孔相贯通。

4、优选的,八个所述蓄热体本体开设进气孔以套管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蓄热体本体开设的进气孔呈斜型。

5、通过设置八个斜形进气孔,实现了当废气通过进气孔后,因斜形进气孔的形状,使废气在套管内部形成涡旋状气体。

6、优选的,所述蓄热体本体开设的出气孔上开设有弧形槽。

7、通过设置弧形槽,实现了废气经弧形槽后,加快废气的旋转力度,使废气快速传出。

8、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与蓄热体本体开设的出气孔相贴合。

9、通过设置套管,实现了废气经燃烧室燃烧后,一些燃烧后产生的杂质由出气孔,落在套管的顶部,可减少杂质直接落在进气孔,可避免进气孔的堵塞。

10、优选的,所述蓄热体本体的外壁插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远离蓄热体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载体,所述蓄热体本体外壁插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外壁与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

11、通过设置第一卡块,实现了将蓄热体本体连接在载体上,使蓄热体本体达到稳固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蓄热体本体远离第一卡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插块,所述蓄热体本体远离第二卡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插块。

13、通过设置第一卡块,实现了蓄热体本体之间,可通过第一卡块进卡接,以达到蓄热体本体之间稳固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蓄热体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抵接扣。

15、通过设置抵接扣,实现了通过抵接扣,使出气孔之间处于垂直水平连接,避免因蓄热体本体上下之间连接存在缝隙,导致废气燃烧后产生的杂质,落入蓄热体本体下方,难以清理。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

17、1、通过设置进气孔和出气孔,当废气通过蓄热体本体时,经过斜形进气孔的作用下,使废气产生涡旋状,涡旋状的废气在旋转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气体中的杂质,带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净化,且涡旋状的气体在脱离蓄热体本体后,仍然具有动力,在进入燃烧室后,因动力和旋转的双重作用下,让热量随废气运转,使燃烧室内的温度尽可能达到均匀,且废气在旋转中也能让废气燃烧得更均匀,以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18、2、通过设置抵接扣,通过抵接块,将上层蓄热体本体垂直水平与下层蓄热体本体相连接,直到铺设到需要的层次,通过抵接扣的作用,使蓄热体本体之间容易拆卸,且没有缝隙,让废气在流通时更加顺畅,且废气经燃烧室燃烧,而产生的杂质,便不会通过缝隙落入下层的,容易人员对蓄热体本体的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包括蓄热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6),所述蓄热体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8),所述蓄热体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套管(9),所述套管(9)的外壁与蓄热体本体(1)开设的进气孔(8)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进气孔(8)以套管(9)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进气孔(8)呈斜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本体(1)开设的出气孔(6)上开设有弧形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的顶部与蓄热体本体(1)开设的出气孔(6)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本体(1)的外壁插设有第一卡块(2),所述第一卡块(2)远离蓄热体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载体(11),所述蓄热体本体(1)外壁插设有第二卡块(3),所述第二卡块(3)的外壁与载体(11)的内壁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本体(1)远离第一卡块(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插块(4),所述蓄热体本体(1)远离第二卡块(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插块(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抵接扣(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蓄热体布置结构,属于陶瓷蓄热体技术领域,包括蓄热体本体,所述蓄热体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蓄热体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蓄热体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与蓄热体本体开设的进气孔相贯通。通过设置进气孔和出气孔,当废气通过蓄热体本体时,经过斜形进气孔的作用下,使废气产生涡旋状,涡旋状的废气在旋转过程中,尽可能地将气体中的杂质,带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净化,且涡旋状的气体在脱离蓄热体本体后,仍然具有动力,在进入燃烧室后,因动力和旋转的双重作用下,让热量随废气运转,使燃烧室内的温度尽可能达到均匀,且废气在旋转中也能让废气燃烧得更均匀,以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雷曙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时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