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9172发布日期:2024-01-23 10:4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在一些特殊工况或模式下运行时,会存在热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例如在冬季严寒气候条件下,室外温度会达到零下十几度乃至几十度的极低温度,空调器室外机在该温度状况下从室外环境中能够吸收的热量急剧减少,导致空调器制热模式的制热性能出现大幅衰减。

2、又例如,空调器以“通阔除霜”方式对室外机进行除霜,“通阔除霜”是指空调器以制热流向循环冷媒、节流阀的开度调至全开状态(即不对流经的冷媒节流),室内机流出的中低温冷媒能够不被节流地流入室外机中,利用这部分冷媒的剩余热量升高室外机的热量,实现对室外机的除霜。该模式下由于冷媒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中均是对外放热,因此空调器缺少热量来源、无法长时间保持该状态。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中针对空调器在上述特殊工况或模式所存在的供热不足的问题,其解决方案是在空调器内部设置热补偿装置,如电热网面、套管加热器,利用热补偿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弥补缺少的热量。相关技术中热补偿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占用额外的布置空间,空调器也存在部件结构干涉、空间狭窄等因素限制安装,因而上述形式的热补偿装置不能适配空调器对冷媒的升温补热需求。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有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空调器的冷媒加热部件结构复杂、难以布置的技术问题。

3、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4、空调主体,其具有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且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连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

5、毛细管件,串联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上,且毛细管件被构造为螺旋筒形结构;

6、加热件,设于毛细管件的螺旋空间中,其被设置为可受控的加热流经毛细管件的冷媒。

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热件为加热管,加热管包括中间加热段和两端加热段,其中中间加热段对应于毛细管件的中间细管,两端加热段分别对应于毛细管件的进、出口细管;

8、其中,加热管的两端加热段的管径大于中间加热段的管径。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热件为加热管,加热管包括中间加热段和两端加热段,其中中间加热段对应于毛细管件的中间细管,两端加热段分别对应于毛细管件的进、出口细管;

10、其中,进、出口细管的螺纹间距小于中间细管的螺纹间距。

1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热管呈u形,毛细管件沿加热管的长度方向螺旋环绕。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热件为加热管,加热管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形的嵌槽,以用于容置毛细管件。

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热管具有凸设于外周面且呈螺旋状延伸的翅片,相邻翅片之间的间隙被构造为嵌槽。

1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限位件,限位件为板条状且在其一纵向侧边上开设有多个卡接槽,多个卡接槽与毛细管件的各圈螺旋一一对应地构成卡接配合,并用以限定相邻螺旋圈的间距。

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限位件沿毛细管件的螺旋周向间隔排布,且至少一个限位件处于螺旋外侧、至少一个限位件处于螺旋内侧。

1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防尘罩壳,毛细管件和加热件设置于防尘罩壳内的防尘空间中。

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加热支架,加热支架用于将加热件可拆卸地固定于空调壳体上。

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9、本公开实施例中是采用加热件与毛细管的集成设计,这样通过加热件就能够对流经该毛细管的冷媒等流体进行加热升温,同时由于加热组件是集成于毛细管上,因此无需占用空调器额外的安装空间。

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加热件为加热管(300),加热管(300)包括中间加热段(310)和两端加热段(320),其中中间加热段(310)对应于毛细管件(200)的中间细管(210),两端加热段(320)分别对应于毛细管件(200)的进、出口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加热件为加热管(300),加热管(300)包括中间加热段(310)和两端加热段(320),其中中间加热段(310)对应于毛细管件(200)的中间细管(210),两端加热段(320)分别对应于毛细管件(200)的进、出口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加热管(300)呈u形,毛细管件(200)沿加热管(300)的长度方向螺旋环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加热件为加热管(300),加热管(300)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旋形的嵌槽,以用于容置毛细管件(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加热管(300)具有凸设于外周面且呈螺旋状延伸的翅片,相邻翅片之间的间隙被构造为嵌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限位件(400),限位件(400)为板条状且在其一纵向侧边上开设有多个卡接槽(410),多个卡接槽(410)与毛细管件(200)的各圈螺旋一一对应地构成卡接配合,并用以限定相邻螺旋圈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限位件(400)沿毛细管件(200)的螺旋周向间隔排布,且至少一个限位件(400)处于螺旋外侧、至少一个限位件(400)处于螺旋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壳,毛细管件(200)和加热件设置于防尘罩壳内的防尘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支架,加热支架用于将加热件可拆卸地固定于空调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公开有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其具有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且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连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毛细管件,串联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上,且毛细管件被构造为螺旋筒形结构;加热件,设于毛细管件的螺旋空间中,其被设置为可受控的加热流经毛细管件的冷媒。本公开实施例中是采用加热件与毛细管的集成设计,这样通过加热件就能够对流经该毛细管的冷媒等流体进行加热升温,同时由于加热组件是集成于毛细管上,因此无需占用空调器额外的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栗江涛,张心怡,代传民,孙萍,王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