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0325发布日期:2023-12-07 12: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空气的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利用除湿机来降低室内的湿度。

2、移动式除湿机由于其使用地点灵活,因此更加受到用户的喜爱。同时,由于其具有可移动的特性,所以需要的电源线更长,当不需使用移动式除湿机时,需要将电源线存放起来。

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除湿机的机壳上设置容纳槽来存放电源线或者采用设置在除湿机的机壳上的挂钩来固定电源线。然而,在实际搬运中,电源线存在从容纳槽中脱出的风险,电源线较长时则容纳槽较大影响美观。利用挂钩固定电源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挂钩不需要固定电源线时仍向外凸出,破坏了除湿机正常使用时外观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

3、机壳,其包括后背板;

4、电源线,贯穿所述后背板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外部;

5、两个安装口,开设于所述后背板上,两个所述安装口沿所述后背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6、绕线夹,呈镜像对称分布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绕线夹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口处,所述绕线夹包括:

7、夹板,其第一侧面与所述后背板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绕线夹沿转动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8、吸合部,设置于所述夹板的第一端;

9、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

10、所述绕线夹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吸合部与所述磁性件磁性吸合,所述夹板位于所述安装口内用以遮蔽所述安装口;

11、所述夹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合部与所述限位部抵接限位,此时,所述夹板与所述后背板垂直设置且其第二端位于所述机壳的外部,以使所述电源线绕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上;

12、其中,所述夹板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过程中,两个所述夹板的所述第二端逐渐靠近。

13、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除湿机,其在需要移动的时候,或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太长电源线的时候,将夹板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可以将电源线盘在后背板的绕线夹上,绕线夹有自锁功能,可以拉紧电源线,防止松脱。同时,在不需要盘整电源线的时候,绕线夹可以自动收回,在磁吸作用下,夹板牢固地处于收回位置即第一位置,从而不破坏外观的整体性,使除湿机的外观整洁,摆放方便。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轴以及相对设置的两支撑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夹板垂直设置,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朝向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连接轴转动;其中,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为所述转动轴线;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轴配合实现绕线夹与后背板的转动连接,简单方便。

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吸合部设置于所述夹板的第一侧面上,所述吸合部包括连接段与吸合段,所述连接段垂直连接于所述夹板的第一端,且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转动部的一侧,所述吸合段设置于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吸合段用以与所述磁性件吸合。

1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与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上具有用以安装所述磁性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后背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端部且其朝向背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连接,使得安装座安装于后背板上,方便磁性件的连接固定。

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吸合段与所述夹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吸合段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夹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磁性件的边沿处,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与所述抵接部适配抵接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后背板平行设置;通过限位面与抵接部抵接配合,从而对绕线夹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绕线夹始终自由转动而不能对电源线起到支撑、固定功能。

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固定面,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轴背离所述后背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面与所述后背板垂直设置,所述固定面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设置;该设置将固定部设置于支撑板上,可一体式连接,方便成型制造。

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吸合段与所述连接端平行设置,所述吸合段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延伸,所述吸合段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部适配抵接的卡接平面,所述卡接平面与所述后背板平行设置。

2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件还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紧密连接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且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该设置提高了安装件与后背板的连接稳定性。

2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口沿所述后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口的延伸方向,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安装口在其延伸方向上靠近所述磁性件的一端,使得夹板的转动连接点位于安装口的端部,进一步保证外观整洁。

2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夹板垂直设置且所述折弯板位于所述夹板的第一侧面上,所述折弯板用以限制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夹板的第二端脱出,避免电源线的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轴以及相对设置的两支撑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夹板垂直设置,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朝向的一侧面上;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设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连接轴转动;其中,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为所述转动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部设置于所述夹板的第一侧面上,所述吸合部包括连接段与吸合段,所述连接段垂直连接于所述夹板的第一端,且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转动部的一侧,所述吸合段设置于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夹板的一端,所述吸合段用以与所述磁性件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部与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上具有用以安装所述磁性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后背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端部且其朝向背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段与所述夹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吸合段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夹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磁性件的边沿处,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与所述抵接部适配抵接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后背板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具有固定面,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轴背离所述后背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面与所述后背板垂直设置,所述固定面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固定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段与所述连接端平行设置,所述吸合段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延伸,所述吸合段上设置有抵接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后背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部适配抵接的卡接平面,所述卡接平面与所述后背板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还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紧密连接于所述后背板的内侧面上,且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沿所述后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口的延伸方向,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安装口在其延伸方向上靠近所述磁性件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夹板垂直设置且所述折弯板位于所述夹板的第一侧面上,所述折弯板用以限制所述电源线从所述夹板的第二端脱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除湿机,其包括:机壳,其包括后背板;电源线;两个安装口,对称开设于后背板上;绕线夹,呈镜像对称分布设置有两个,其包括包括:磁性件,安装于后背板的内侧面上且位于安装口靠近另一安装口的一侧;安装件,其设置有限位部;夹板,通过转动部与安装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夹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吸合部,设置于夹板的第一端。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夹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吸合部与限位部抵接限位,此时,夹板与后背板垂直设置且第二端位于机壳的外部,以使电源线绕设于两个夹板上,能够有效固定电源线不致脱落。夹板处于第一位置时,吸合部与磁性件磁性吸合,使得夹板位于安装口,避免破坏外观的整体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