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3608发布日期:2024-01-06 22:5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特别涉及一种通风管。


背景技术:

1、通风管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申请号为cn201821703353.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其通过滤网和铁网的配合,实现了对管道内空气的过滤,但是,当滤网由于长时间工作堵塞或者需要清洗时,整个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需要与外界管道相分离,操作麻烦。

2、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管,旨在解决现有粉尘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的滤网需要清洗时,整个吸附式动力通风管道需要与外界管道相分离,操作麻烦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通风管,包括第一管体;还包括:

4、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和外径均与第一管体的内径和外径相同,且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留有环形间隙;

5、下抱箍,所述下抱箍同时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6、环形网框,所述环形网框的外径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径相同,且环形网框可拆卸设于环形间隙内;

7、滤网,所述滤网设于环形网框内;

8、上抱箍,所述上抱箍与下抱箍配合,并用于抱紧环形网框。

9、所述的通风管中,还包括:

10、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设于下抱箍的两侧;

11、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竖直设于第一安装板上;

12、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设于上抱箍的两侧,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螺杆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13、所述的通风管中,还包括:

14、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于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的两侧,并可用于承托第二安装板。

15、所述的通风管中,还包括:

16、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为半圆弧形,并贴设于上抱箍的内壁。

17、所述的通风管中,所述环形网框的上部设有凹部;所述的通风管还包括:

18、提环,所述提环设于凹部内。

19、所述的通风管中,还包括:

20、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与下抱箍连接;

21、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竖直设于第三安装板上;

22、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分别固设于第一管体的两侧和第二管体的两侧,且第四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二螺杆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23、所述的通风管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表面设有镀锌层。

24、所述的通风管中,所述提环为弹性提环。

25、有益效果: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管,通过将通风管拆分成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并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环形网框的环形间隙,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下抱箍连接,当滤网不需要清洗时,环形网框连同其上的滤网置于环形间隙内,并通过上抱箍和下抱箍抱紧,从而使环形网框牢固置于环形间隙内;而需要对滤网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只需将上抱箍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拿下,然后再取出环形网框即可,因此,无需使整个通风管与其它管道相分离,滤网的拆装操作更为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管,包括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网框的上部设有凹部;所述的通风管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表面设有镀锌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环为弹性提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管,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体;还包括第二管体、下抱箍、环形网框、滤网以及上抱箍。本技术通过将通风管拆分成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并使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环形网框的环形间隙,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通过下抱箍连接,当滤网不需要清洗时,环形网框连同其上的滤网置于环形间隙内,并通过上抱箍和下抱箍抱紧,从而使环形网框牢固置于环形间隙内;而需要对滤网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只需将上抱箍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拿下,然后再取出环形网框即可,因此,无需使整个通风管与其它管道相分离,操作更为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本亚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