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和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3853发布日期:2024-02-09 12:2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旋钮和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钮和灶具。


背景技术:

1、目前,燃气灶具上常用的操作装置多采用简单的锌合金或塑料旋钮,其结构单一,仅能简单操作阀杆以及调节火力大小。然而,这种传统旋钮存在一些问题。

2、首先,传递扭力的工具的设计导致用户在使用时难以准确地感知下压力的要求。当用户施加的下压力过小时,旋钮无法完全下压到位,导致点火不成功。反之,当施加的下压力过大时,操作手感不佳,用户无法准确感知到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成功点火或进行旋钮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旋钮操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旋钮和灶具。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旋钮,其包括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盖体,所述旋钮还包括:

3、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本体连接;

4、压敏灯,所述压敏灯能够根据所受压力大小发出不同的光,所述压敏灯安装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盖体抵接,所述盖体能够透光。

5、在本方案中,弹性部为盖体向本体方向的移动提供了缓冲空间,当用户操作旋钮时,施加在盖体上的压力会作用于压敏灯上,从而改变其发光效果,盖体具有透光的特性,可以让光线透过盖体显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压敏灯的亮度或颜色等来感知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反馈,帮助用户准确地调节火力或点火。

6、较佳地,所述压敏灯的发光亮度与所述压敏灯所受的压力呈正相关。

7、在本方案中,随着用户在盖体上施加的压力增加,压敏灯的发光亮度也会相应增加,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用户施加的压力大小,帮助用户准确地调节火力或点火操作。

8、较佳地,所述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压敏灯安装在所述加强筋上。

9、在本方案中,加强筋与外壳的内壁连接,通过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加固,使旋钮更耐用且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和压力,可以防止旋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晃动或摇摆,确保旋钮在操作时保持稳定的位置,另外,加强筋作为压敏灯的安装位置,可以更好地传递施加在旋钮上的压力,并确保压敏灯能够准确感知和反馈压力变化。

10、较佳地,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单元,所述加强单元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加强单元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每个所述加强单元上均安装有所述压敏灯。

11、在本方案中,每个加强单元上都安装了压敏灯,这意味着每个加强单元都能够准确感知施加在旋钮上的压力,通过多个压敏灯的组合,可以提供更高的压力感知精度;另外,如果某个压敏灯出现故障,可以更容易地单独更换该单元,而不需要整体更换旋钮,这提高了旋钮的可靠性,并简化了维护过程;此外,强筋采用多个加强单元的设计,每个加强单元都与外壳的内壁连接,提供了更大的结构强度,有效地增强了旋钮的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多个加强单元的组合可以均匀地分布施加在旋钮上的压力,从而减少了旋钮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12、较佳地,至少三个所述加强单元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13、在本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三个加强单元沿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旋钮上施加的压力可以更均衡地传递到加强单元和整个旋钮结构上,这样可以避免压力集中在特定区域,减少了可能导致变形或损坏的风险,均衡分布的压力分散了应力,提高了旋钮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另外,每个加强单元在连接到外壳的内壁时,都为旋钮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固定,这种均匀分布的设计减少了旋钮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和摇摆,使得用户可以更稳定地操作旋钮;此外,均匀分布的加强单元使得旋钮的力度感更加一致,用户在操作时可以更好地感知和控制施加的压力,提供了更准确和舒适的操作体验,用户可以更轻松地调节火力或进行其他旋钮操作。

14、较佳地,所述本体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安装在所述加强筋上,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镂空部分,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镂空部分配合以限制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15、在本方案中,定位部安装在加强筋上,并与盖体上的镂空部分配合,通过限制盖体相对本体的转动,减少了旋钮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或松动,这使得用户可以更稳定地操作旋钮,提供了更可靠的用户体验。

16、较佳地,所述定位部呈长条形并沿所述盖体的径向延伸。

17、在本方案中,由于定位部呈长条形并沿盖体的径向延伸,它可以充当旋钮的指针,使得用户在操作旋钮时可以清楚地看到指示位置,知道当前旋钮的转动状态,用户可以根据定位部的位置和对应的开关标识来准确地选择所需的操作;另外,由于定位部充当了旋钮的指针,灶具面板上不需要额外的指针或标识物,这简化了设计和制造过程,减少了零部件和组装的复杂性。

18、较佳地,所述定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爪,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爪能够沿所述卡接孔的径向伸缩以将所述定位部卡接在所述加强筋上。

19、在本方案中,定位部通过卡爪和卡接孔配合的方式,安装时,定位部的卡爪伸入加强筋的卡接孔内,卡爪沿卡接孔的径向先回缩后伸出,这种连接方式提供了可靠的固定,确保定位部与加强筋之间的紧密连接,防止旋钮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安装。

20、较佳地,所述旋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与所述盖体相对设置,所述反射部用于反射所述压敏灯发出的光。

21、在本方案中,反射部与盖体相对设置,用于反射压敏灯发出的光,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反射效应,使光线在旋钮内部得到反射和扩散,通过光线的反射,可以增加光线的传播范围和亮度,使得压敏灯的光效更加明亮和均匀;而且,光线的扩散和反射使得压敏灯发出的光更加明显和可见,用户可以更轻松地观察旋钮的状态和亮度变化,帮助用户准确感知压力大小或调节火力。

22、较佳地,所述本体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位于所述外壳的中心位置,所述加强筋和/或所述反射部安装在所述中心柱上。

23、在本方案中,中心柱的存在提供了对旋钮结构的支撑和稳定性,作为位于外壳中心位置的支柱,中心柱可以增加旋钮的整体结构强度,并防止结构变形或扭曲。加强筋和/或反射部安装在中心柱上,进一步加固了旋钮的结构,提高了稳定性和耐久性。

2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灶具,其包括上述的旋钮。

2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弹性部为盖体向本体方向的移动提供了缓冲空间,当用户操作旋钮时,施加在盖体上的压力会作用于压敏灯上,从而改变其发光效果,盖体具有透光的特性,可以让光线透过盖体显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压敏灯的亮度或颜色等来感知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反馈,帮助用户准确地调节火力或点火。



技术特征:

1.一种旋钮,其包括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灯的发光亮度与所述压敏灯所受的压力呈正相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压敏灯安装在所述加强筋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单元,所述加强单元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加强单元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每个所述加强单元上均安装有所述压敏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加强单元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安装在所述加强筋上,所述盖体上开设有镂空部分,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镂空部分配合以限制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呈长条形并沿所述盖体的径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与所述盖体相对设置,所述反射部用于反射所述压敏灯发出的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位于所述外壳的中心位置,所述加强筋和/或所述反射部安装在所述中心柱上。

10.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和灶具,其包括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盖体,所述旋钮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本体连接;压敏灯,所述压敏灯能够根据所受压力大小发出不同的光,所述压敏灯安装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盖体抵接,所述盖体能够透光。弹性部为盖体向本体方向的移动提供了缓冲空间,当用户操作旋钮时,施加在盖体上的压力会作用于压敏灯上,从而改变其发光效果,盖体具有透光的特性,可以让光线透过盖体显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压敏灯的亮度或颜色等来感知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反馈,帮助用户准确地调节火力或点火。

技术研发人员:李追,孙文静,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