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2441发布日期:2024-03-22 10:3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锅炉,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锅炉房置是一种用于加热水并进行采暖的辅助装置,其在锅炉房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锅炉房包括锅炉房、第一连接管和循环泵,锅炉房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循环泵的左部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左部输入端与第一连接管的输出端连通,循环泵的右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右部输出端与锅炉房的输入端连通;现有的锅炉房使用时,首先将水加入至锅炉房的内部,之后启动锅炉房并对锅炉房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然后打开循环泵,锅炉房内部的水输送至第一连接管的内部,热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循环泵和第三连接管输送至锅炉房的内部即可。

2、目前,专利号为cn21017991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方便整体的补水和排气,并且设备成本低,直接利用锅炉热源的水提高采暖效率,提高实用性;包括锅炉房、第一连接管、循环泵、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锅炉房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循环泵的左部输入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循环泵的右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右部输出端与锅炉房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工作箱和第四连接管,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口,并且连接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一连接管的输出端与工作箱的左端的上侧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左部输入端与工作箱右端的下侧连通;其利用的是高度差和循环泵将水资源运送到锅炉房内部,需要的动力能源多,且管道长,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该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消耗的能源多,会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该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包括锅体和补水箱,所述补水箱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上方,所述锅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多组,且多组所述支撑杆均匀分布,所述补水箱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所述补水箱与锅体之间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补水箱的顶端贯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的顶端贯通连接,且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补水箱的顶端设置有卸压管,所述卸压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补水箱与所述锅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补水箱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

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时,利用排气管可以将锅体内部的气体排出,且通过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可以进入到补水箱的内部,一方面可以对补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可以对补水箱进行加压,平衡补水箱和锅体内部的压强,可以防止水倒流,还可以加快补水箱向锅体内部补水的速度,且补水完成后,可以通过卸压管将多余的气体排出。

6、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温壳体,所述保温壳体设置于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保温壳体与所述锅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锅体的侧壁抵触连接,且所述进水管为蛇形盘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壳体并与所述补水箱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蛇形盘旋结构的进水管,可以利用锅体自然散发的热量对水进行初步加热,减少资源浪费。

7、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明挡板,所述锅体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所述透明挡板设置于所述观察窗的内部,且所述透明挡板上开设有刻度,且所述锅体的内部设置于温度传感器,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观察窗和透明挡板观察到锅体内部的水含量,通过温度传感器观察到锅体内部的温度。

8、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检测管道,所述压力检测管道的一端设置有中通管,所述中通管与所述压力检测管道贯通连接,且所述中通管与所述锅体的侧壁贯通连接,且所述中通管的内部直径为五毫米,且所述压力检测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观察到锅体内部的压力状况,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检测管道内部,而压力检测管道与锅体通过内部直径为五毫米的中通管连接,可以防止锅体内部的水流到压力检测管道内部并与压力传感器接触,造成压力传感器受损。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壳体并连接有抽水泵,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且所述第四电动阀门设置于所述抽水泵及保温壳体之间,在使用时,利用抽水泵可以通过进水管向补水箱内输送水。

10、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所述补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信号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观察到补水箱内部的压强,从而与锅体内部的压强进行对比,且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观察到补水箱内部的水含量。

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五电动阀门,所述第五电动阀门设置于所述保温壳体与所述补水箱之间,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锅体的一侧底端设置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门,在使用时,利用单向阀可以防止水分从排气管中流到锅体内部,从而堵塞排气管,造成压强失衡,通过废水管可以将锅体内部的废水排出。

12、(3)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利用排气管可以将锅体内部的气体排出,且通过排气管排出的气体可以进入到补水箱的内部,一方面可以对补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可以对补水箱进行加压,平衡补水箱和锅体内部的压强,可以防止水倒流,还可以加快补水箱向锅体内部补水的速度,且补水完成后,可以通过卸压管将多余的气体排出,且通过蛇形盘旋结构的进水管,可以利用锅体自然散发的热量对水进行初步加热,减少资源浪费,只需要将水分输送到补水箱内部,不需要另外的动力将水送入锅体内部,节省资源;

15、2、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利用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观察到锅体内部的压力状况,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检测管道内部,而压力检测管道与锅体通过内部直径为五毫米的中通管连接,可以防止锅体内部的水流到压力检测管道内部并与压力传感器接触,造成压力传感器受损。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该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包括锅体(1)、保温壳体(10)和补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2)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上方,所述锅体(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设置为多组,且多组所述支撑杆(3)均匀分布,所述补水箱(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3)的上方,所述补水箱(2)与锅体(1)之间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一端与所述补水箱(2)的顶端贯通连接,所述排气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1)的顶端贯通连接,且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5),所述补水箱(2)的顶端设置有卸压管(6),所述卸压管(6)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7),所述补水箱(2)与所述锅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与所述补水箱(2)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锅体(1)贯通连接,所述连接管(8)上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10)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一侧,所述保温壳体(10)与所述锅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与所述锅体(1)的侧壁抵触连接,且所述进水管(11)为蛇形盘旋结构,且所述进水管(11)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壳体(10)并与所述补水箱(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壳体(10)并连接有抽水泵(12),所述进水管(11)上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13),且所述第四电动阀门(13)设置于所述抽水泵(12)及保温壳体(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挡板(14),所述锅体(1)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所述透明挡板(14)设置于所述观察窗的内部,且所述透明挡板(14)上开设有刻度,且所述锅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锅体(1)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15),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15)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一侧设置有压力检测管道(16),所述压力检测管道(16)的一端设置有中通管(17),所述中通管(17)与所述压力检测管道(16)贯通连接,且所述中通管(17)与所述锅体(1)的侧壁贯通连接,且所述中通管(17)的内部直径为五毫米,且所述压力检测管道(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15)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15)信号连接,所述补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15)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五电动阀门(18),所述第五电动阀门(18)设置于所述保温壳体(10)与所述补水箱(2)之间,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单向阀(19),所述锅体(1)的一侧底端设置有废水管(20),所述废水管(20)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门(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该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消耗的能源多,会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该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包括锅体和补水箱,补水箱设置于锅体的上方,补水箱与锅体之间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与补水箱的顶端贯通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锅体的顶端贯通连接,且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补水箱的顶端设置有卸压管,补水箱与锅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补水箱贯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锅体贯通连接;该锅炉房补水排气装置利用排气管、进水管和连接管道,不需要另外的动力将水分运送到锅体内部,且减少热量散失,节省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姜世忠,陈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嘉润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