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2927发布日期:2024-03-18 17:0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交换设备。换热器具有换热器框架,现有换热器框架通常由多块板拼接而成,多块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从而组合形成换热器框架。然而,由于板的数量较多,拼装繁琐,需要拧紧多个紧固件,耗时耗力,降低了换热器框架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器框架安装更方便的换热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及多根所述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器框架上;

4、所述换热器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独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分板,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配合分板,两个所述对接分板与两个所述对接配合分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对接分板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分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5、多根所述换热管相对固定设置,且多根所述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以将所述对接分板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分板限位固定,并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组合形成为换热器框架。

6、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多根换热管的固定设置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限位组合,如此,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不需要额外的连接即可安装形成限位固定从而形成换热管框架,省时省力。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翅片,多根所述换热管同时贯穿所述翅片设置,以使多根所述换热管限位固定;

8、其中,部分所述换热管穿设于两个所述对接分板上,剩余的部分所述换热管穿设于两个所述对接配合分板上。

9、可以理解的是,对接分板及对接配合分板上均布置有换热管,以此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合形成换热器框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及/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折边板,所述折边板设置于多根所述换热管的外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11、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支架及/或第二支架上设置折边板,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架及/或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换热器框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换热管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设置;

13、其中,每根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固定。

14、可以理解的是,将多根换热管同时贯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以此实现换热器框架的具体实施例。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分板上还形成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配合分板上也形成有对接配合部,所述对接配合部与所述对接部一一对应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限位固定时,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抵接配合。

16、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限位固定时对接部和对接配合部抵接配合,以此实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对接配合,以便于两个对接分板和两个对接配合分板相互配合并覆盖于换热器的相对两侧。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之间还固定连接。

18、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对接部和对接配合部固定连接,以此增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强度。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焊接固定;

20、或者,所述对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之间用螺栓组件进行连接固定。

2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对接部与对接配合部焊接固定或螺栓连接,以此具体实现对接部和对接配合部的固定连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相同结构。

23、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相同结构,这样在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形成换热器框架的过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不作区分,避免了组装时弄错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情况。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为钣金件。

25、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为钣金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可以通过钣金工艺制造,便于加工。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插接孔,并在所述插接孔的外围位置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贴合于插装至所述插接孔上的换热管设置。

27、可以理解的是,将换热管贴合翻边插装于插接孔上,这样当安装换热管时或者换热器运行产生振动时,换热管不容易磨损。

28、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9、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换热器,通过将多根换热管的固定安装后就能够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合形成换热器框架,省时省力,以便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换热器上的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10)及多根换热管(20),多根所述换热管(20)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换热器框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翅片(30),多根所述换热管(20)同时贯穿所述翅片(30)设置,以使多根所述换热管(20)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或所述第二支架(12)上形成有折边板(13),所述折边板(13)设置于多根所述换热管(20)的外侧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架(11)或者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1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20)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分板(111)上还形成有对接部(1111),所述对接配合分板(121)上也形成有对接配合部(1211),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与所述对接部(1111)一一对应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限位固定时,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之间还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111)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配合部(1211)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为相同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均设置为钣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及所述第二支架(12)上均开设有插接孔(14),并在所述插接孔(14)的外围位置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贴合于插装至所述插接孔(14)上的换热管(20)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及多根换热管,多根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换热器框架上;换热器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独立设置,第一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分板,第二支架上形成有两个对接配合分板,两个对接分板与两个对接配合分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对接分板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多根换热管相对固定设置,且多根换热管固定地安装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以将对接分板与对应的对接配合分板限位固定,并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组合形成为换热器框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安装省时省力,方便换热器框架的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通盛换热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