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壳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1940发布日期:2024-02-02 21:3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空调外壳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外壳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器广泛用于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具体地,空调内机的壳体内形成风道,安装于风道内的蒸发器通过与流经风道的气流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然而现有技术的部分空调器中,风道的有效进风面积偏小,导致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空调外壳结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部分空调器中,风道的有效进风面积偏小,导致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包括用于容置蒸发器中蒸发主体的第一容置腔和用于容置电控盒的第二容置腔,所述壳体的顶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应的进风口,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应的区域为防护区域,且所述防护区域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孔。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外壳结构应用于空调器时,首先,第二容置腔内容置有电控盒以及连通于蒸发器端管的部分冷媒管等部件,顶板与第二容置腔相应的防护区域为非敞口状态,设有第一进风孔的防护区域仍然能够对第二容置腔内的部件起到隔挡防护作用,以减少外部因素对电控盒等部件造成的碰撞损坏等。其次,空调器运行时,室内环境的空气同时经进风口和第一进风孔流入壳体内部,其中,经进风口流入的气流作为主气流直接流向蒸发主体并经过与蒸发主体热交换后流出壳体;经第一进风孔流入的气流作为辅助气流在壳体内部转向后流向蒸发主体,并与其发生热交换后流出壳体,可见,第一进风孔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大风道的有效进风面积,在空调器运行功率一定时,总进风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增大空调器的进风量,从而提高空调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率及温度调节性能;或者,也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运行功率以保持相同的进风量,从而在保持空调器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效果的基础上,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以及延长空调器各电器件的使用寿命。再次,空调器运行过程中,辅助气流流经第一容置腔的过程中还能够与其内的电控盒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电控盒起到散热、降温作用,相应确保电控盒的正常运行,进而确保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4、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之间且位于所述蒸发器前侧。

5、可选地,所述防护板设有通风孔。

6、可选地,所述防护板的边沿沿其周向依次包括顶边沿、前边沿和后边沿,所述顶边沿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前边沿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所述后边沿与所述蒸发主体的相应区域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通风间隙。

7、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板位于所述蒸发器上方的区域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

8、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

9、可选地,所述过滤网包括隔挡于所述进风口外侧的第一过滤区和隔挡于所述防护区域外侧的第二过滤区。

10、可选地,所述顶板环形边缘的环内区域内凹形成限位槽,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防护区域均位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所述过滤网匹配嵌设于所述限位槽。

11、可选地,所述过滤网包括框体和设于所述框体内的多根第一过滤条及多根第二过滤条,其中,多根所述第一过滤条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多根所述第二过滤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肋,多根所述支撑肋与多根所述第一过滤条和/或多根所述第二过滤条一一对应。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电控盒和上述空调外壳结构,所述蒸发器的蒸发主体容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电控盒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具备上述空调外壳结构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沿其长度方向包括用于容置蒸发器中蒸发主体的第一容置腔(110)和用于容置电控盒的第二容置腔(120),所述壳体(100)的顶板(130)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110)相应的进风口(131),所述顶板(130)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20)相应的区域为防护区域(132),且所述防护区域(132)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孔(13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有防护板(140),所述防护板(140)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10)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20)之间且位于所述蒸发器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40)设有通风孔(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40)的边沿沿其周向依次包括顶边沿、前边沿(142)和后边沿(143),所述顶边沿连接于所述顶板(130),所述前边沿(142)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前面板(150),所述后边沿(143)与所述蒸发主体的相应区域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通风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侧板(160)位于所述蒸发器上方的区域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16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31)处设有过滤网(2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00)包括隔挡于所述进风口(131)外侧的第一过滤区(210)和隔挡于所述防护区域(132)外侧的第二过滤区(2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0)环形边缘(133)的环内区域内凹形成限位槽(134),所述进风口(131)和所述防护区域(132)均位于所述限位槽(134)的槽底;所述过滤网(200)匹配嵌设于所述限位槽(13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00)包括框体(230)和设于所述框体(230)内的多根第一过滤条(240)及多根第二过滤条(250),其中,多根所述第一过滤条(240)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多根所述第二过滤条(25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进风口(131)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肋(135),多根所述支撑肋(135)与多根所述第一过滤条(240)和/或多根所述第二过滤条(250)一一对应。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电控盒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壳结构,所述蒸发器的蒸发主体容置于所述空调外壳结构的第一容置腔(110),所述电控盒容置于所述空调外壳结构的第二容置腔(1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外壳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外壳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包括用于容置蒸发器中蒸发主体的第一容置腔和用于容置电控盒的第二容置腔,壳体的顶板设有与第一容置腔相应的进风口,顶板与第二容置腔相应的区域为防护区域,且防护区域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孔。该空调器包括蒸发器、电控盒和上述空调外壳结构。该空调外壳结构的有效进风面积较大,能够有效提高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燊,姚威,王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