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系统和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0765发布日期:2024-03-22 10:45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系统和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空调器的除湿原理一般都是开启制冷循环将蒸发器变冷,让室内空气在经过蒸发器时使其内部的水蒸气达到露点温度进而凝结成水珠流到底部的接水盘,最终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外。这种除湿方法虽然能够除去空气中的部分水分,但是也会导致室内空气温度的下降,吹出的冷风会导致用户不适,影响用户的舒适感。

2、目前,为了降低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空调器一般会采用内风机低风、压缩机间歇运行的方案,以比制冷运转稍低的风速通过制冷运转进行除湿。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除湿方式的除湿效率较低,还会因压缩机的频繁启动而增加电量损失,恒温除湿的效果较差。

4、因此,如何在空调设备的除湿模式下节省压缩机电量,并提升恒温除湿的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以在空调设备的除湿模式下节省压缩机电量,并提升恒温除湿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换热系统。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换热系统,包括由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形成的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通过第一换热管道连接,还包括:

5、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和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并联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之间;

6、回热换热器,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上;

7、其中,所述换热系统以第一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回热换热器与所述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且所述回热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风路径的下游。

8、可选地,在上述的换热系统中,所述换热系统以第二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处于截止状态。

9、可选地,在上述的换热系统中,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和所述第一换热管道通过第一控制阀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连通,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连通;

10、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与所述第三阀口截止;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与所述第二阀口截止。

11、可选地,在上述的换热系统中,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且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回热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之间;

12、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二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截止状态。

13、可选地,在上述的换热系统中,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连通,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14、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15、可选地,在上述的换热系统中,所述第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处于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16、处于所述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17、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换热系统。

18、可选地,在上述的空调设备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机的换热器;和/或,

19、所述回热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壳体内。

20、可选地,在上述的空调设备中,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时,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外机的室外风扇处于关闭状态。

21、可选地,在上述的空调设备中,所述回热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为翅片管换热器;

22、所述回热换热器的翅片间隙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翅片间隙。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系统包括由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形成的换热回路,第一换热器和节流元件通过第一换热管道连接,冷媒可在换热回路内进行循环。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管道和回热换热器,第二换热管道和第一换热管道并联于第一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回热换热器设置于第二换热管道上。当换热系统以第一模式运行时,第一换热管道处于截止状态,第二换热管道处于导通状态,回热换热器与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串联,且沿冷媒的流动方向,回热换热器位于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的上游,为制热单元,第二换热器位于节流元件的下游,为制冷单元。回热换热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风路径的下游,使得空气可由第二换热器向回热换热器方向流动,进而使空气在被第二换热器制冷除湿后,可被回热换热器加热升温。其中,第一模式为换热系统的除湿模式,当第一换热管道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换热管道处于截止状态时,换热系统以非除湿模式运行,非除湿模式可以是制热模式、制冷模式等。

2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系统通过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之间通断状态的改变,实现了换热系统在除湿模式和非除湿模式下的切换,结构简单,控制维护方便,且在除湿模式下,经由第二换热器冷却除湿的空气可在流经回热换热器时被升温加热,从而使得最终进入室内的空气处于较为舒适的温度,达到在保证除湿效果的前提下,使室内温度不降低的目的,而且由于不采用压缩机间歇运行的方式,而是管道之间通断状态的改变,使得压缩机始终正常工作,从而在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停带来的电量损耗的同时,提升恒温除湿的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换热系统,所以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节流元件(420)和第二换热器(220)形成的换热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200)和所述节流元件(420)通过第一换热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以第二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处于截止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和所述第一换热管道通过第一控制阀(410)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0),所述第一控制阀(410)的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00)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连通,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30),且所述第二控制阀(430)设置于所述回热换热器(210)和所述节流元件(420)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阀(400),所述第三控制阀(400)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输出口连通,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0)连通,第三阀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输入口连通,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00)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处于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7.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0)为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机的换热器;和/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以所述第一模式运行时,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外机的室外风扇(300)处于关闭状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换热器(2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0)均为翅片管换热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换热系统和空调设备包括由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和第二换热器形成的换热回路,第一换热器和节流元件通过第一换热管道连接。该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管道和回热换热器,第二换热管道和第一换热管道并联于第一换热器和节流元件之间,回热换热器设置于第二换热管道上。当换热系统以第一模式运行时,第一换热管道处于截止状态,第二换热管道处于导通状态,且沿冷媒的流动方向,回热换热器位于节流元件的上游,为制热单元,第二换热器位于节流元件的下游,为制冷单元。回热换热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换热风路径的下游,使得空气在被第二换热器制冷除湿后,可被回热换热器加热升温,达到除湿且使室内温度不降低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文,赵利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健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