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9792发布日期:2024-04-08 11: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管,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


背景技术:

1、空调换热管是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传递制冷或制热介质,实现空气的冷却或加热。换热管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管或铝管,而由铝管作为换热管其换热效果不如铜管,但是,采用铜管做换热管其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铝管作为换热管其换热效果不如铜管,但是,采用铜管做换热管其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包括具有直管部与弯管部的蛇形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层为铝管层,铝管层上套设有铜管层,所述铝管层与铜管层冶金结合,在高温高压下实现冶金结合,且铝管层的内壁设置有螺旋齿牙,螺旋齿牙可以增大与内部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同时,螺旋形的设置也加快了制冷剂的流速,从而可加快换热效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的直径为7mm,且螺旋齿牙的齿数为50个~55个。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齿牙的齿高为0.1mm~0.3mm,齿高与铝管层的厚度比为0.1~0.3:1。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管部与弯管部焊接连接,通过把铜管层设置在外侧相对于把铝管层便于焊接操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管层与铝管层在冶金结合后其中部形成过渡层,铜管层、过渡层与铝管层的厚度比为1:0.1~0.3:3~5。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由于铜的散热性好于铝的散热性,通过在铝管的外侧包覆铜管,相对于铝管制成的散热管其大大的增加了散热效果,同时,由于铝的延展性好于铜的延展性,用铝管作为内层可加工出齿高较高的螺旋齿牙,可增大与内部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同时,螺旋形的设置也加快了制冷剂的流速,从而可加快换热效率,并且采用铜铝结合制成的换热管相对于铜材料制成的换热管减少了企业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包括具有直管部(1)与弯管部(2)的蛇形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内层为铝管层(3),铝管层(3)上套设有铜管层(4),所述铝管层(3)与铜管层(4)冶金结合,且铝管层(3)的内壁设置有螺旋齿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为7mm,且螺旋齿牙(5)的齿数为50个~55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齿牙(5)的齿高为0.1mm~0.3mm,齿高与铝管层(3)的厚度比为0.1~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部(1)与弯管部(2)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层(4)与铝管层(3)在冶金结合后其中部形成过渡层,铜管层(4)、过渡层与铝管层(3)的厚度比为1:0.1~0.3:3~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换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用的铜铝结构,包括具有直管部与弯管部的蛇形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层为铝管层,铝管层上套设有铜管层,所述铝管层与铜管层冶金结合,且铝管层的内壁设置有螺旋齿牙。通过在铝管的外侧包覆铜管,相对于铝管制成的散热管其大大的增加了散热效果,同时,由于铝的延展性好于铜的延展性,用铝管作为内层可加工出齿高较高的螺旋齿牙,可增大与内部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同时,螺旋形的设置也加快了制冷剂的流速,从而可加快换热效率,并且采用铜铝结合制成的换热管相对于铜材料制成的换热管减少了企业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芮建方,张起成,芮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金方圆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