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8679发布日期:2024-03-12 19:2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尤其涉及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在铅锌行业、镁铝行业等多个行业中,经常会产生压力较高的带有杂质的乏汽,现有的乏汽回收大多是通过喷淋塔对其中的杂质进行喷淋,但通过喷淋会造成大量余热直接散失,通过多级处理后才可实现余热回收,在处理过程中会有较多的热量散失。

2、这部分乏汽往往还有较多不凝气、水滴和细小颗粒等杂质,通过喷淋的方式较难回收利用,如果这部分乏汽直接排放,还会产生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包括:

3、吸收器;

4、所述吸收器设有多个,乏汽从所述吸收器中输入,所述吸收器的输出端通过减压阀连接余热回收回路,所述余热回收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吸收器连接,进行溶液循环,所述吸收器的另一端排出不凝气。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余热回收回路包括闪蒸器,所述闪蒸器接收所述吸收器输送的溶液,进行闪蒸提浓。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闪蒸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输送所述闪蒸器提浓后的溶液。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闪蒸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输送所述闪蒸器提供产生的蒸汽。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对溶液进行二次提浓。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冷却器,进行余热回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器输入工艺水,与溶液进行热交换,输出加热的工艺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器与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所述过滤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输出闪蒸蒸汽凝水,另一端输出洁净蒸汽。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器的数量与所述吸收器的数量相同。

1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5、1、吸收器内的溶液将乏汽中的杂质以及水滴、水蒸气吸收,剩余的不凝气会在吸收器内积聚,当积聚到一定数量时,释放掉不凝气,更换过滤器的滤网,余热回收回路将乏汽进行余热回收处理,排出洁净蒸汽,进行乏汽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回路包括闪蒸器(4),所述闪蒸器(4)接收所述吸收器(1)输送的溶液,进行闪蒸提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4)的输出端连接有增压泵(5),所述增压泵(5)输送所述闪蒸器(4)提浓后的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4)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压缩机(6),所述压缩机(6)输送所述闪蒸器(4)提供产生的蒸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和所述增压泵(5)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7),对溶液进行二次提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7)的输出端连接冷却器(8),进行余热回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8)输入工艺水,与溶液进行热交换,输出加热的工艺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8)与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所述过滤器(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7)的一端输出闪蒸蒸汽凝水,另一端输出洁净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的数量与所述吸收器(1)的数量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压乏汽的余热回收及净化系统,包括:吸收器;所述吸收器设有多个,乏汽从所述吸收器中输入,所述吸收器的输出端通过减压阀连接余热回收回路,所述余热回收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吸收器连接,进行溶液循环,所述吸收器的另一端排出不凝气;该系统通过吸收器内的溶液将乏汽中的杂质以及水滴、水蒸气吸收,剩余的不凝气会在吸收器内积聚,当积聚到一定数量时,释放掉不凝气,更换过滤器的滤网,余热回收回路将乏汽进行余热回收处理,排出洁净蒸汽,进行乏汽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刚,许伟,王轩,陈昊,陈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昊姆(上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