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5718发布日期:2024-03-01 12:4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1、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集成灶为了充分吸收油烟,会对灶台上的集烟罩设置风幕结构,风幕结构向集烟罩吹风,引导油烟进入集烟罩。

2、例如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910561928.x的前期专利公开了一种烹饪平台,在主柜上设置可转动的风机机构,通过调节风机机构的出风角度,使风机机构的出风向油烟机的入风口吹送油烟,从而达到排油烟的效果。但是,当烹饪平台的炉具进行爆炒等产生烹饪油烟较多的操作时,油烟上升较快,风机机构的风幕难以及时将所有油烟吹送到入风口,油烟会快速上升穿过风幕,倾斜的风幕反而会吹散油烟,或者会从风幕的两侧逃逸。

3、因此,亟需一种集成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能够在灶台上形成风幕腔以包绕进烟口,且引射口和进烟口均能升降以对准油烟,满足烹饪油烟较多时的排油烟需求,避免油烟逃逸。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设置有风道的灶台,所述灶台设置有灶头,所述集成灶还包括:

4、烟机头,连接于所述灶台,所述烟机头开设有进烟口,所述烟机头内设置有连通所述进烟口和所述风道的风幕腔,所述烟机头能够升降以调节所述进烟口和所述灶台之间的高度距离;

5、拢烟组件,所述拢烟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灶台两侧的第一拢烟壳和第二拢烟壳,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上均开设有引射口,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或所述第二拢烟壳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均能够升降以使所述引射口和所述进烟口等高,所述引射口能够朝向所述进烟口出风,所述出风口能够朝向所述第一拢烟壳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或者所述烟机头出风以形成风幕腔,所述进烟口位于所述风幕腔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烟机头设置于所述灶台的一端,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相对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一拢烟壳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出风以形成所述风幕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上均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拢烟壳上的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拢烟壳上的所述出风口错位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出风口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拢烟壳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的周侧,以形成第一风幕和第二风幕,所述第一风幕、所述第二风幕、所述烟机头和所述灶台围拢以形成所述风幕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灶台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灶头,所述烟机头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灶头之间,所述进烟口贯穿所述烟机头以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所述风幕腔包括第一风幕腔和第二风幕腔,所述第一拢烟壳上的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烟机头的一侧出风以形成所述第一风幕腔,所述第二拢烟壳上的所述出风口所述烟机头的另一侧出风以形成所述第二风幕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出风口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拢烟壳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的周侧,以形成第三风幕、第四风幕和第五风幕,所述第三风幕、所述第四风幕、所述第五风幕和所述灶台围拢以形成所述风幕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内均设置有引风机,且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所述第二拢烟壳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引射口和所述出风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集成灶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烟机头和所述拢烟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灶头的烹饪食材。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集成灶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烟机头和所述拢烟组件,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灶头的油烟量。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拢烟壳和/或所述第二拢烟壳和/或所述烟机头设置有滑槽,所述灶台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槽能够沿所述滑道滑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灶,烟机头能够升降以调节进烟口和灶台之间的高度距离。初始状态下,烟机头完全收拢在灶台内,当灶头进行炖煮或者烹饪易熟食物等产生油烟较少的烹饪操作时,烟机头上升一定高度以调节进烟口和灶台之间的高度距离,使进烟口不低于油烟上升高度;当灶头进行爆炒等产生油烟较多的烹饪操作时,随着油烟量的增加,油烟上升高度增加,烟机头继续上升,始终使进烟口不低于油烟上升高度;设置在灶台两侧的第一拢烟壳和第二拢烟壳上均开设有引射口,第一拢烟壳和第二拢烟壳均能够升降以使引射口和进烟口始终等高,引射口朝向进烟口出风,引导油烟快速进入进烟口,防止倾斜送风导致吹散油烟,减少油烟逃逸。第一拢烟壳和/或第二拢烟壳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能够朝向第一拢烟壳或者第二拢烟壳或者烟机头出风以形成风幕腔,进烟口位于风幕腔内。通过出风口形成全围拢的风幕腔,风幕腔包绕进烟口,对油烟进行围拢收集,即使油烟从出风口和进烟口之间逃逸,也能被风幕腔拢集,并最终在负压作用下进入进烟口,避免油烟从侧面逃逸。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包括设置有风道的灶台(100),所述灶台(100)设置有灶头(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机头(1)设置于所述灶台(100)的一端,所述第一拢烟壳(21)和所述第二拢烟壳(22)相对设置,所述出风口(23)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一拢烟壳(21)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22)出风以形成所述风幕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拢烟壳(21)和所述第二拢烟壳(22)上均开设有所述出风口(23),所述第一拢烟壳(21)上的所述出风口(23)和所述第二拢烟壳(22)上的所述出风口(23)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3)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拢烟壳(21)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22)的周侧,以形成第一风幕(231)和第二风幕(232),所述第一风幕(231)、所述第二风幕(232)、所述烟机头(1)和所述灶台(100)围拢以形成所述风幕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100)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灶头(101),所述烟机头(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灶头(101)之间,所述进烟口(11)贯穿所述烟机头(1)以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拢烟壳(21)和所述第二拢烟壳(22),所述风幕腔(24)包括第一风幕腔(241)和第二风幕腔(242),所述第一拢烟壳(21)上的所述出风口(23)朝向所述烟机头(1)的一侧出风以形成所述第一风幕腔(241),所述第二拢烟壳(22)上的所述出风口(23)所述烟机头(1)的另一侧出风以形成所述第二风幕腔(2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3)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拢烟壳(21)或者所述第二拢烟壳(22)的周侧,以形成第三风幕(233)、第四风幕(234)和第五风幕(235),所述第三风幕(233)、所述第四风幕(234)、所述第五风幕(235)和所述灶台(100)围拢以形成所述风幕腔(2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拢烟壳(21)和所述第二拢烟壳(22)内均设置有引风机(25),且所述第一拢烟壳(21)和所述第二拢烟壳(22)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26),所述进风口(26)连通所述引射口(20)和所述出风口(23)。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烟机头(1)和所述拢烟组件(2),所述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灶头(101)的烹饪食材。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烟机头(1)和所述拢烟组件(2),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识别所述灶头(101)的油烟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拢烟壳(21)和/或所述第二拢烟壳(22)和/或所述烟机头(1)设置有滑槽(27),所述灶台(100)内设置有滑道(102),所述滑槽(27)能够沿所述滑道(102)滑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灶,包括烟机头和拢烟组件,烟机头开设有进烟口,烟机头内设有连通进烟口的风幕腔,烟机头能升降以调节进烟口和灶台之间高度距离;拢烟组件包括分别设在灶台两侧的第一拢烟壳和第二拢烟壳,第一拢烟壳和第二拢烟壳上均开设有引射口,第一拢烟壳和/或第二拢烟壳上开设有出风口,第一拢烟壳和第二拢烟壳均能升降以使引射口和进烟口等高,引射口能朝向进烟口出风,出风口能朝向第一拢烟壳或第二拢烟壳或烟机头出风以形成风幕腔,进烟口位于风幕腔内。本技术的集成灶能在灶台上形成风幕腔以包绕进烟口,且引射口和进烟口均能升降以对准油烟,满足油烟较多时的排油烟需求,避免油烟逃逸。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陈京,陈建卫,高少华,马利亚,郑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