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6748发布日期:2024-03-12 19:18阅读:9来源:国知局
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生产,具体为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1、引线框架是电子元器件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用于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由于引线框架的连接部分需要焊接,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焊接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水分,防止引线框架发生氧化、腐蚀等质量问题。

2、传统的引线框架干燥方法通常采用加热灯或烤箱等设备进行,但这些设备存在着加热不均匀、温度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加热不均匀可能导致引线框架的不均匀热膨胀,从而引起引线框架的变形或破裂等质量问题。而温度控制难度大则可能导致干燥时间不确定,从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造商开始研发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将干燥处理直接融合到生产过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能够通过吹风实现干燥引线框架的功能。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包括:

4、侧板;

5、输送辊,可转动的设置于侧板上;

6、吹风组件,设置于侧板上;

7、吹风组件上设置有风嘴,风嘴朝向输送辊。

8、进一步的,侧板包括板体,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孔,输送辊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孔中。

9、进一步的,板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压块,压块和板体围合成第二孔,吹风组件的两端插设于第二孔中。

10、进一步的,压块上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内端压于吹风组件上。

11、进一步的,吹风组件包括:

12、风盒,风盒通过风管与风机连通,风嘴开设于风盒上;

13、端板,设置于风盒的两端,端板的外端可转动的插设于侧板上。

14、进一步的,风盒包括:

15、壳体,壳体的两端与端板固定连接;

16、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设置于壳体的下端,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下端的空隙为风嘴。进一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装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

17、第一螺栓与第一侧壁螺纹连接,第一螺栓的螺纹端压于第二侧壁的内侧面;

18、第二螺栓与第二侧壁螺纹连接,第二螺栓的螺栓头端压于第一侧壁的外侧面。

19、进一步的,第一侧壁上装设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20、进一步的,第二侧壁上装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21、进一步的,第一螺母和第一侧壁焊接固定,第二侧壁和第二螺母焊接固定。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吹风组件能够通过吹风实现干燥引线框架的功能,干燥效果更加均匀高效。

24、(2)风嘴的间隙可调,从而可以调整风嘴吹风的面积和风量。

25、(3)吹风组件的吹风角度可调,从而可以调整吹风的角度和位置。



技术特征:

1.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带干燥装置,包括:侧板;输送辊,可转动的设置于侧板上;吹风组件,设置于侧板上;吹风组件上设置有风嘴,风嘴朝向输送辊。侧板包括板体,板体上开设有第一孔,输送辊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孔中。板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压块,压块和板体围合成第二孔,吹风组件的两端插设于第二孔中。压块上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内端压于吹风组件上。吹风组件包括:风盒,风盒通过风管与风机连通,风嘴开设于风盒上;端板,设置于风盒的两端,端板的外端可转动的插设于侧板上,其能够通过吹风实现干燥引线框架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齐建国,祁伟,田齐,张华平,薛顺利,孙超,马银虎,颜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晶恒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