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1855发布日期:2024-03-01 12:4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等。

2、授权公开号为cn21655845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该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仅使用s水管增大水的流通路径用于提升气体的余热回收,而气体与s水管接触路径较短,用时较少,会使得气体中的热量未能有效的回收而被浪费,使得余热回收的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仅使用s水管增大水的流通路径用于提升气体的余热回收,而气体与s水管接触路径较短,用时较少,会使得气体中的热量未能有效的回收而被浪费,使得余热回收的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过滤组件、输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输气管位于过滤组件和排气管之间,且三者相互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用于气体中杂质的滤出,所述输气管上贯穿固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两端均延伸至输气管的外部,所述输气管与输水管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输水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若干所述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有序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使得输水管中的水呈蛇形流动。

3、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为“u”字形管体结构,所述进水口较之出水口更靠近排气管。

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过滤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输气管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栓,若干所述螺栓用于过滤管和端板的固定,所述端板上贯穿固定有进气管。

6、进一步的,所述端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端板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过滤管套接在支杆的外部,所述支杆通过驱动电机驱动。

7、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外部套接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支杆与过滤网的结合处、支杆与活性炭吸附网的结合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和活性炭吸附网的一侧均固定有载环,所述载环的外壁固定有两限位块,所述过滤管的内壁开设有用于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所述支杆的外壁固定有两毛刷板。

8、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输气管与输水管之间设置螺旋叶片,用以增大气体在输气管中的流通路径,以此增长气体与水的换热时长,与此同时,输水管的内部设置若干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且若干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间隔设置,使得输水管中的水呈蛇形流动,以此增长水的流通路径,使得水与气体的接触时长增加,从而使得气体中的余热回收效果更好。

10、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两毛刷板旋转,使得两毛刷板可以对过滤网与活性炭吸附网的表面进行及时的清理,使得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在将气体中的杂质滤出后,杂质被两毛刷板剥离而不会堵塞过滤网与活性炭吸附网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过滤组件、输气管(2)和排气管(3),所述输气管(2)位于过滤组件和排气管(3)之间,且三者相互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用于气体中杂质的滤出,所述输气管(2)上贯穿固定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的两端均延伸至输气管(2)的外部,所述输气管(2)与输水管(4)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5),所述输水管(4)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输水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7),所述输水管(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隔板(8)和若干第二隔板(9),若干所述第一隔板(8)和若干第二隔板(9)有序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隔板(8)和若干第二隔板(9)使得输水管(4)中的水呈蛇形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4)为“u”字形管体结构,所述进水口(6)较之出水口(7)更靠近排气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管(13),所述过滤管(1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过滤管(1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的另一端与输气管(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板(15),所述端板(15)上设置有若干螺栓(12),若干所述螺栓(12)用于过滤管(13)和端板(15)的固定,所述端板(15)上贯穿固定有进气管(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7),所述端板(15)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杆(18),所述过滤管(13)套接在支杆(18)的外部,所述支杆(18)通过驱动电机(17)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8)的外部套接有过滤网(19)和活性炭吸附网(20),所述支杆(18)与过滤网(19)的结合处、支杆(18)与活性炭吸附网(20)的结合处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19)的一侧和活性炭吸附网(20)的一侧均固定有载环(10),所述载环(10)的外壁固定有两限位块(11),所述过滤管(13)的内壁开设有用于限位块(11)滑动的限位槽,所述支杆(18)的外壁固定有两毛刷板(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涉及到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过滤组件、输气管和排气管,输气管位于过滤组件和排气管之间,且三者相互连通,过滤组件用于气体中杂质的滤出,输气管上贯穿固定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两端均延伸至输气管的外部。通过在输气管与输水管之间设置螺旋叶片,用以增大气体在输气管中的流通路径,以此增长气体与水的换热时长,与此同时,输水管的内部设置若干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且若干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间隔设置,使得输水管中的水呈蛇形流动,以此增长水的流通路径,使得水与气体的接触时长增加,从而使得气体中的余热回收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钟传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传久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