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3488发布日期:2024-04-18 11:28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1、定型机是纺织染整行业中主要耗能设备。定型机在利用热空气对织物进行干燥和整理并使之定型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具有很高热能的烟气,若不加以处理利用,无疑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目前企业大多采用换热器对废气进行热能回收,但现有换热器存在着占地空间大、结构复杂,无法匹配散热设备分区进行换热,导致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换热器占地空间大、结构复杂、无法匹配散热设备分区进行换热,导致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模块,所述散热器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和第四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第四散热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器、第四散热器之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之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器、第四散热器均管路连接至散热设备的加热小水箱,所述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均管路连接至外部水源。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框架、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4个第一循环腔、若干第一隔板、3个第一循环管、4个第二循环腔、若干第二隔板和若干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框架安装至回收机壳内,所述第一散热框架内等距安装四层第一散热管,四层第一散热管呈矩阵式排布,每层第一散热管两端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一循环腔、一个第二循环腔,顶层第一散热管的第一循环腔上安装第一进水管,底层第一散热管的第一循环腔上安装第一出水管,每个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个相邻第一循环腔,且3个第一循环管平行设置,每个第一循环腔内侧分别安装2个第一隔板,且2个第一隔板平行设置,每个第二循环腔内侧中部分别安装一个第二隔板。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框架两端分别安装2个第一散热固定板,所述第一散热框架通过第一散热固定板安装至回收机壳内壁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器为翅片管散热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结构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散热器包括第二散热框架、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3个第三循环腔、若干第三隔板、2个第三循环管、3个第四循环腔、若干第四隔板和若干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框架安装至回收机壳内,所述第二散热框架内等距安装三层第二散热管,三层第二散热管呈矩阵式排布,每层第二散热管两端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三循环腔、一个第四循环腔,顶层第二散热管的第三循环腔上安装第二进水管,底层第二散热管的第三循环腔上安装第二出水管,每个所述第三循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个相邻第三循环腔,且3个第三循环管平行设置,且2个第三隔板平行设置,每个第四循环腔内侧中部分别安装一个第四隔板。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框架两端分别安装2个第二散热固定板,所述第二散热框架通过第二散热固定板安装至回收机壳内壁两侧。

10、进一步的,一种散热设备,包括上述散热器模块,散热设备包括回收机壳、加热小水箱和废气排风机,所述散热器模块、废气排风机均安装至回收机壳内,所述加热小水箱安装至散热器模块一侧,所述回收机壳靠近散热器模块一端底部开设有高温废气进气口,所述回收机壳靠近废气排风机一端顶部开设有高温废气出气口。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可匹配散热设备模块化分区安装使用,且本散热器模块尺寸多样,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实用性强,且散热器占地空间小,结构换热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模块,所述散热器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1)、第二散热器(2)、第三散热器(3)和第四散热器(4),所述第一散热器(1)、第二散热器(2)、第三散热器(3)、第四散热器(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器(1)、第四散热器(4)之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2)、第三散热器(3)之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器(1)、第四散热器(4)均管路连接至散热设备的加热小水箱(5),所述第二散热器(2)、第三散热器(3)均管路连接至外部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1)包括第一散热框架(11)、第一进水管(12)、第一出水管(13)、4个第一循环腔(14)、若干第一隔板(15)、3个第一循环管(16)、4个第二循环腔(17)、若干第二隔板(18)和若干第一散热管(110),所述第一散热框架(11)内等距安装四层第一散热管(110),四层第一散热管(110)呈矩阵式排布,每层第一散热管(110)两端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一循环腔(14)、一个第二循环腔(17),顶层第一散热管(110)的第一循环腔(14)上安装第一进水管(12),底层第一散热管(110)的第一循环腔(14)上安装第一出水管(13),每个所述第一循环管(16)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个相邻第一循环腔(14),且3个第一循环管(16)平行设置,每个第一循环腔(14)内侧分别安装2个第一隔板(15),且2个第一隔板(15)平行设置,每个第二循环腔(17)内侧中部分别安装一个第二隔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框架(11)两端分别安装2个第一散热固定板(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1)为翅片管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1)、第二散热器(2)、第三散热器(3)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散热器(4)包括第二散热框架(41)、第二进水管(42)、第二出水管(43)、3个第三循环腔(44)、若干第三隔板(45)、2个第三循环管(46)、3个第四循环腔(47)、若干第四隔板(48)和若干第二散热管(410),所述第二散热框架(41)内等距安装三层第二散热管(410),三层第二散热管(410)呈矩阵式排布,每层第二散热管(410)两端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三循环腔(44)、一个第四循环腔(47),顶层第二散热管(410)的第三循环腔(44)上安装第二进水管(42),底层第二散热管(410)的第三循环腔(44)上安装第二出水管(43),每个所述第三循环管(46)的两端分别安装至两个相邻第三循环腔(44),且3个第三循环管(46)平行设置,且2个第三隔板(45)平行设置,每个第四循环腔(47)内侧中部分别安装一个第四隔板(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框架(41)两端分别安装2个第二散热固定板(49)。

8.一种散热设备,应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设备包括回收机壳、加热小水箱(5)和废气排风机,所述散热器模块、废气排风机均安装至回收机壳内,所述加热小水箱(5)安装至散热器模块一侧,所述回收机壳靠近散热器模块一端底部开设有高温废气进气口,所述回收机壳靠近废气排风机一端顶部开设有高温废气出气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及散热设备,包括散热器模块,所述散热器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和第四散热器。本技术有益效果:可匹配散热设备模块化分区安装使用,且本散热器模块尺寸多样,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实用性强,且散热器占地空间小,结构换热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军,蒋仁积,黄北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远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