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9883发布日期:2024-03-18 16:4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厂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炼铁厂渣处理泵站用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1、现阶段炼铁厂渣处理泵站普遍存在低洼-5~6米,造成了其环境封闭、设备运行发热严重等问题。经检测,炼铁厂渣处理泵站室内温度在夏季时高达45℃,此时单纯使用风机送风降温效果不佳,如此高温的室内温度严重影响了岗位人员的操作与点检,甚至生命安全。

2、同时,高炉鼓风站的脱湿鼓风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大量脱湿冷凝水,温度为10℃,拥有一定的冷能。然而,这冷能目前未能被有效利用,其通常是随着脱湿冷凝水直接排入水池而消失,这无疑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将含有冷能的脱湿冷凝水进行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利用脱湿冷凝水中携带的冷能对风机产生的风进行换热降温,既达到降温效果又可充分利用冷凝水余能。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它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热交换片沿气流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于靠近所述出风口处一侧的右下角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脱湿冷凝水输送管,所述换热器于远离所述出风口处且与所述进水口同一侧的左上方设有出水口。

4、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

5、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

6、进一步的,所述脱湿冷凝水的输送管表面包裹有保温材料层。

7、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层为玻璃毡保温棉。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加装换热器,并利用脱湿冷凝水作为换热介质将送风风机产生的风进行换热降温,从而不仅有效的利用了生产过程中的余能,提高了整体工艺的效率,同时低耗能的降低了炼铁厂渣处理泵站室温,改善了岗位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脱湿冷凝水的输送管表面包裹有保温材料层,尽可能减少脱湿冷凝水的冷能在沿途中的损耗,进一步的提高换热降温效果。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相较于其他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具有在气液换热时导热性强、换热系数高的优点;而其不易清洗的缺点,也因本实用新型利用的介质为脱湿冷凝水,杂质少、不易结垢而得到弥补。



技术特征:

1.一种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热交换片沿气流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于靠近所述出风口处一侧的右下角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脱湿冷凝水输送管,所述换热器于远离所述出风口处且与所述进水口同一侧的左上方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湿冷凝水的输送管表面包裹有保温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层为玻璃毡保温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余能利用式风机降温装置,涉及工厂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热交换片沿气流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于靠近所述出风口处一侧的右下角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脱湿冷凝水输送管,所述换热器于远离所述出风口处且与所述进水口同一侧的左上方设有出水口,所述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脱湿冷凝水的输送管表面包裹有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为玻璃毡保温棉。本技术可有效的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能,提高了整体工艺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韦俊,林阳,韦威,刘伟,方凌,韦海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