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7350发布日期:2024-03-22 10:2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供热系统的,尤其是指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空气能、电/燃气、太阳能等热水器通过出水管连通至用水端,通过出水管将热处理后的热水供应至用水端,而在每次用水结束后,出水管内充满及遗留有热水,而随着时间推移,出水管内的热水会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传导而逐渐降温形成冷水。而用水端在下一次用水时,需要先将上次遗留而形成的冷水从用水端排掉,才会有热水流出。此时,若热水器至用水端之间的出水管长度较长时,不仅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会有热水流出,并且浪费大量的先行排掉的冷水,尤其是现有的空气能热水使用起来不省电,其主要原因是空气能制热水所节省的能耗还不及被出水管浪费掉热水能耗。

2、其次,现有的“零冷水”式热水器一般是增设回水管,从而形成热水器-出水管-用水端-回水管-热水器”的回水流路,在用水端无用水需求时,通过定时定温使热处理后的热水沿回水流路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令出水管内始终充满热水,以便于在用水端用水时能够快速流出热水,反复循环管道中的冷却水至热水器中进行加热,不断地消耗热能,无疑是造成能耗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零冷水功能的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热水器自身配有水箱和不配有水箱均适用,供热系统有无铺设回水管道皆适用,尤其是适用于远程距离多点集中供水的中央热水器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包括集水蓄能组件,其中,所述集水蓄能组件接入到预设的热水器引出至用水端的供水管上;所述集水蓄能组件包括集水箱、由集水箱引出并接入供水管的集水管以及设于集水管上的水泵,所述集水箱在用水端无用水需求时经集水管收集供水管中未使用的热水,并在用水端有用水需求时所收集的热水经集水管和水泵增压送回供水管中。

3、进一步,所述集水蓄能组件与供水管相旁通配合,其中,所述集水管旁通连接于供水管上。

4、进一步,所述集水箱相较于供水管及各个用水端布置于低洼位置,令供水管中的热水依托高度差而经集水管向下流入集水箱中。

5、进一步,所述水泵为单向泵结构,用于对集水箱所收集的热水增压经集水管送回供水管中。

6、进一步,所述供水管在临近热水器出水口处设有主电磁阀。

7、进一步,所述集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集水管通断的副电磁阀。

8、进一步,所述集水管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管内真空度的压力检测单元以及用于检测管内水温的温度检测单元,其中,基于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管内水温对应在用水端无用水需求时开启副电磁阀,基于压力检测单元所检测的管内真空度对应开启或关闭副电磁阀。

9、进一步,所述副电磁阀介于集水管接入端与水泵之间。

10、进一步,所述水泵为双向泵,用于对流经集水管的热水进行双向抽吸,令供水管中的热水增压流入集水箱或集水箱所收集的热水增压送回供水管。

11、进一步,所述集水蓄能组件串联设于供水管上,其中,所述供水管局部管路段兼作为集水管以令集水箱经供水管连通至用水端,并且所述水泵介于集水箱和用水端之间,所述集水箱通过供水管局部管路段与热水器相连通。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集水箱对供水管内未使用的热水进行收集,起到保护蓄能的效果,避免热量的损失;2)通过集水箱在用水端有用水需求时将所收集的热水经集水管和水泵增压送回供水管中,从而令用水端可直接流出热水,实现了零冷水以及回收利用热量的效果;3)无需反复循环加热管路中的冷却水,具有节能、易施工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蓄能组件,其中,所述集水蓄能组件接入到预设的热水器(1)引出至用水端(2)的供水管(3)上;所述集水蓄能组件包括集水箱(4)、由集水箱引出并接入供水管(3)的集水管(5)以及设于集水管(5)上的水泵(6),所述集水箱(4)在用水端(2)无用水需求时经集水管(5)收集供水管(3)中未使用的热水,并在用水端(2)有用水需求时所收集的热水经集水管(5)和水泵(6)增压送回供水管(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蓄能组件与供水管(3)相旁通配合,其中,所述集水管(5)旁通连接于供水管(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4)相较于供水管(3)及各个用水端(2)布置于低洼位置,令供水管(3)中的热水依托高度差而经集水管(5)向下流入集水箱(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为单向泵结构,用于对集水箱(4)所收集的热水增压经集水管(5)送回供水管(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3)在临近热水器(1)出水口处设有主电磁阀(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5)上设有用于控制集水管(5)通断的副电磁阀(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5)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管内真空度的压力检测单元(8)以及用于检测管内水温的温度检测单元(9),其中,基于温度检测单元(9)所检测的管内水温对应在用水端(2)无用水需求时开启副电磁阀(7),基于压力检测单元(8)所检测的管内真空度对应开启或关闭副电磁阀(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电磁阀(7)介于集水管(5)接入端与水泵(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为双向泵,用于对流经集水管(5)的热水进行双向抽吸,令供水管(3)中的热水增压流入集水箱(4)或集水箱(4)所收集的热水增压送回供水管(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蓄能组件串联设于供水管(3)上,其中,所述供水管(3)局部管路段兼作为集水管(5)以令集水箱(4)经供水管连通至用水端(2),并且所述水泵(6)介于集水箱(4)和用水端(2)之间,所述集水箱(4)通过供水管(3)局部管路段与热水器(1)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蓄能供热系统,包括集水蓄能组件,其中,所述集水蓄能组件接入到预设的热水器引出至用水端的供水管上;所述集水蓄能组件包括集水箱、由集水箱引出并接入供水管的集水管以及设于集水管上的水泵,所述集水箱在用水端无用水需求时经集水管收集供水管中未使用的热水,并在用水端有用水需求时所收集的热水经集水管和水泵增压送回供水管中。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涛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升辉冷热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