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3885发布日期:2024-03-22 10:5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压站,具体为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1、空压站就是压缩空气站,由、储气罐、空气处理净化设备、冷干机组成,压缩空气站在厂内的布置,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经技术经济方案,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储存在储气罐中,必须经过降温、净化、减压、稳压等一系列处理,才能供给控制元件使用。

2、通过检索中国专利:cn218033986u公开了一种空分空压站循环冷却水节能设备,包括主供水管、主回水管和循环水池,所述的循环水池安装有分供水管和分回水管,分供水管依次安装入口过滤器、卧式自吸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阀、压力表、温度计、分供水过滤器前手阀、分供水过滤器、分供水过滤器后手阀、分供水阀后接入空气压缩机进水管,分回水管经第一分回水阀和第二分回水阀接入空气压缩机出水管,可直接将循环水池的水用自吸泵增压后输入空压站冷却水管线,通过设备进出口循环水管线,完成循环水回到循环水池,当装置停工时,关闭现有1000kw循环水供水泵,切换至循环水池供水,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行成本,节能降耗,但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机械杂质、粉尘等易进入循环水系统中,导致冷却水中的悬浮物超标,进而造成冷却器换热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具备可对冷却塔进行过滤等优点,解决了大气中的固体颗粒、机械杂质、粉尘等易进入循环水系统中,导致冷却水中的悬浮物超标,进而造成冷却器换热不充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座,所述冷却塔的上表面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表面的左端设有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机构,所述上盖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清洗冷却塔内周壁的清洁机构;

3、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固定在上盖上表面左端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固定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腔的左侧壁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连接件的内顶壁与内底壁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过滤棉,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上盖的内顶壁并延伸至冷却塔的内腔且下表面连通有喷头。

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避免杂质、粉尘及颗粒物进入冷却塔的内腔,避免造成水道堵塞。

5、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撑座对称分布于冷却塔中轴线的左右两端,所述冷却塔的下表面固定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另一端连通有污水管。

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将冷却塔清理后的污水从污水管排出。

7、进一步,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连接件内腔的左侧壁。

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使水溶液通过多个进水孔进入连接件的内腔。

9、进一步,所述出水管位于冷却塔内腔一端的形状为环形,所述喷头的出水口面向冷却塔内壁的一侧。

1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将冷却塔的内腔喷湿,便于清洁刷的清理。

11、进一步,所述喷头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于出水管的下表面。

12、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达到了快速将将冷却塔的内腔均匀喷湿的目的。

13、进一步,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在上盖上表面中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上盖的内顶壁并延伸至冷却塔的内腔且固定有轴杆,所述轴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轴杆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轴杆的一侧固定有清洁刷。

1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对老化冷却塔的内腔进行清理,进而避免细小粉尘粘附在冷却塔的内腔。

15、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轴杆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1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对左右两侧的固定板进行支撑。

17、进一步,左右两侧所述清洁刷对称分布于冷却塔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轴杆在冷却塔的内腔做圆周运动。

1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可对老化冷却塔的内腔进行清理,提升了清洁刷的清理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通过设置增压泵、进水管、螺纹套、连接件、进水孔、过滤棉、出水管和喷头的互相配合,可避免杂质、粉尘及颗粒物进入冷却塔的内腔,通过设置的过滤层能够将杂质和固体颗粒隔绝在外,避免造成水道堵塞。

21、2、该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通过电机、轴杆、转动杆、固定板和清洁刷的设置,可对老化冷却塔的内腔进行清理,进而避免细小粉尘粘附在冷却塔的内腔,提升了冷却水的水质,避免冷却水中的悬浮物超标。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冷却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座(2),所述冷却塔(1)的上表面固定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表面的左端设有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机构(4),所述上盖(3)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清洗冷却塔(1)内周壁的清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座(2)对称分布于冷却塔(1)中轴线的左右两端,所述冷却塔(1)的下表面固定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的另一端连通有污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40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连接件(404)内腔的左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07)位于冷却塔(1)内腔一端的形状为环形,所述喷头(408)的出水口面向冷却塔(1)内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408)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于出水管(407)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5)包括固定在上盖(3)上表面中部的电机(501),所述电机(501)的输出轴贯穿上盖(3)的内顶壁并延伸至冷却塔(1)的内腔且固定有轴杆(502),所述轴杆(50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转动杆(503),所述转动杆(503)远离轴杆(50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504),所述固定板(504)远离轴杆(502)的一侧固定有清洁刷(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0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轴杆(502)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清洁刷(505)对称分布于冷却塔(1)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轴杆(502)在冷却塔(1)的内腔做圆周运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压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支撑座,所述冷却塔的上表面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表面的左端设有用于提供水源的供水机构,所述上盖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清洗冷却塔内周壁的清洁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固定在上盖上表面左端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表面固定有螺纹套。该空压站冷却水节能系统,通过设置增压泵、进水管、螺纹套、连接件、进水孔、过滤棉、出水管和喷头的互相配合,可避免杂质、粉尘及颗粒物进入冷却塔的内腔,通过设置的过滤层能够将杂质和固体颗粒隔绝在外,避免造成水道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发,蔡必定,吴会民,曾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