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7662发布日期:2024-04-18 17:32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冷凝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块锅炉是通过多台锅炉联控,根据设定好的供热温度曲线等有关参数,并参考室外温度智能的自动判断应启动、停运的锅炉台数,自动实现近无人值守模式;冷凝燃气模块锅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很多气体,为了减少浪费和成本,需要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回收,现有的气体回收装置大多通过盘水管的方式进行冷凝回收,但此方式的回收效果具有一定缺陷,气体在冷凝装置中停留时间较短,不能很好的进行冷凝回收,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左右两侧依次开设出气口和进气口,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一折流板,第一折流板交错分布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风道,第一折流板为内部中空的隔板,第一折流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二折流板,第二折流板交错分布将第一折流板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水道,箱体内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第一折流板依次固定安装出水管和进水管,第一折流板两两之间分别通过u形管道连通。

4、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所述箱体的顶侧开设数个与风道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密封滑动安装推杆,推杆上分别固定安装刮板。

5、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所述箱体的底侧开设与刮板一一对应的排灰口,排灰口内设有密封塞。

6、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所述推杆位于箱体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同一个横杆上。

7、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所述排灰口具有一定的斜度。

8、如上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所述第一折流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增加了锅炉产生的气体在冷凝装置中停留的时间,提高了对气体的回收效果,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用于冷凝的冷水通过进水管通入第一折流板内,第一折流板内的第二折流板能够增加冷水在第一折流板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增加对气体的冷凝回收效果,冷水通入后,将锅炉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口通入箱体内,气体在箱体内经过冷凝回收后从出气口排出进行回收利用,第一折流板内的冷水用于冷凝后再从出水管排出,由于第一折流板交错分布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风道,从而增加了锅炉产生的气体在箱体内停留的时间,提高了气体冷凝回收的效果;且第一折流板表面聚集的灰尘结垢清理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左右两侧依次开设出气口(2)和进气口(3),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一折流板(4),第一折流板(4)交错分布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风道,第一折流板(4)为内部中空的隔板,第一折流板(4)的内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二折流板(5),第二折流板(5)交错分布将第一折流板(4)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水道,箱体(1)内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第一折流板(4)依次固定安装出水管(6)和进水管(7),第一折流板(4)两两之间分别通过u形管道(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侧开设数个与风道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密封滑动安装推杆(20),推杆(20)上分别固定安装刮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侧开设与刮板(21)一一对应的排灰口(30),排灰口(30)内设有密封塞(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0)位于箱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同一个横杆(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口(30)具有一定的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板(4)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技术总结
一种冷凝燃气模块锅炉用冷凝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左右两侧依次开设出气口和进气口,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一折流板,第一折流板交错分布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风道,第一折流板为内部中空的隔板,第一折流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数个第二折流板,第二折流板交错分布将第一折流板的内部分隔成数个相互连通的水道,箱体内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第一折流板依次固定安装出水管和进水管,第一折流板两两之间分别通过U形管道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增加了锅炉产生的气体在冷凝装置中停留的时间,提高了对气体的回收效果,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解汉凤,袁仕杰,徐文芳,怀富民,高健,金迪,高存,刘辉,张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港华积成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6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