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2697发布日期:2024-04-18 17:4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具体为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从各种冶金炉排出的高温烟气往往带走炉子供热量的20~50%。冶金炉烟气和被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可较充分地利用烟气余热,达到较高的预热温度,器壁需用耐热材料制成,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5241261a的中国
技术实现要素:
,公开了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烟道,换热烟道的一端与隧道窑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脱硫塔,换热烟道与隧道窑的连通处位于隧道窑内的预热带处;换热烟道上连接有引风机和换热水道,换热水道与换热烟道的外壁相贴合。该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对于排出的烟气进行了一道余热回收,将该部分的热量传递给水后,将水温提高,进一步的可以用于水上乐园、休闲康体中心及生态餐厅等取暖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3、上述技术方案中只对隧道窑内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在窑炉开启炉门之前,内部的烟气大多已经排尽,残留的热量已经不多,窑炉内部的热量大多残留在窑炉内壁的保温砖上,保温砖持续不断的向空气中释放热量,该方案没有对保温砖内部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炉通道,所述窑炉通道的前端设置有通过合页铰接的炉门,所述窑炉通道内壁堆砌有保温砖,所述窑炉通道的内腔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贯穿窑炉通道并向外延伸,所述排气管的中段连接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套设于排气管的外侧,所述排气管远离窑炉通道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所述窑炉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嵌设于保温砖的内部,所述固定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2、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固定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远离固定箱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位于炉门的两侧。

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于保温砖的表面。

4、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均匀分布与窑炉通道内。

5、优选的,所述导热棒相向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箱的内腔,所述导热棒的表面固定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位于固定箱的内腔。

6、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贯穿换热箱并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贯穿换热箱与进水管连通。

7、优选的,所述窑炉通道的顶部呈圆弧状设置,所述保温砖的内腔呈立方体状设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窑炉通道内部安装排气管,利用引风机将窑炉通道内的烟气向外输送,在换热箱内利用换热管对排气管中烟气携带的热量进行交换,将烟气中的热量置换至换热管内,然后在保温砖内设立固定箱,通过导热棒将保温砖内的热量聚集在固定箱内,再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导入冷水,利用收集得到的热量对冷水加热,提高冷水的温度加热成热水,通过对热水利用达到热量回收,避免单纯的只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集,造成窑炉通道内部的温度下降缓慢。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棒的设置,延长固定箱吸收热量的范围,加快保温砖向外散发热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炉通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通道(1)的前端设置有通过合页铰接的炉门(2),所述窑炉通道(1)内壁堆砌有保温砖(3),所述窑炉通道(1)的内腔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一端贯穿窑炉通道(1)并向外延伸,所述排气管(4)的中段连接有换热箱(5),所述换热箱(5)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换热管(6),所述换热管(6)套设于排气管(4)的外侧,所述排气管(4)远离窑炉通道(1)的一侧安装有引风机(7),所述窑炉通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箱(8),所述固定箱(8)嵌设于保温砖(3)的内部,所述固定箱(8)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连通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8)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固定有导热棒(11),所述导热棒(11)远离固定箱(8)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位于炉门(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的表面固定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固定于保温砖(3)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均匀分布与窑炉通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棒(11)相向的一端贯穿至固定箱(8)的内腔,所述导热棒(11)的表面固定有散热翅片(14),所述散热翅片(14)位于固定箱(8)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6)的一端贯穿换热箱(5)并与出水管(10)连通,所述换热管(6)的另一端贯穿换热箱(5)与进水管(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通道(1)的顶部呈圆弧状设置,所述保温砖(3)的内腔呈立方体状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窑炉通道,所述窑炉通道的前端设置有通过合页铰接的炉门,所述窑炉通道内壁堆砌有保温砖,本技术通过在窑炉通道内部安装排气管,利用引风机将窑炉通道内的烟气向外输送,在换热箱内利用换热管对排气管中烟气携带的热量进行交换,将烟气中的热量置换至换热管内,然后在保温砖内设立固定箱,通过导热棒将保温砖内的热量聚集在固定箱内,再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导入冷水,利用收集得到的热量对冷水加热,提高冷水的温度加热成热水,通过对热水利用达到热量回收,避免单纯的只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集,造成窑炉通道内部的温度下降缓慢。

技术研发人员:邓利民,朱怀水,周诚光,余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亚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