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9070发布日期:2024-04-23 11:1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1、10kv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线圈/绕组经apg工艺、真空浇注工艺或硅橡胶硫化工艺加工后,需送入烘干设备进行干燥固化,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现有烘干设备可采用烘干箱或类似设备。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4571661a公开了一种互感器硅橡胶复合绝缘技术一体化注射工艺,包括:包扎好的线圈器身固定在浇注模具中,采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固化成为内芯体,即芯体;将芯体装入一体化注射硅橡胶模具中,模具组件组装好后合模;获取炼制好的高温硫化硅橡胶,确认注射机工艺数据,启动注射机电机,加料塑化;注射硅橡胶硫化成型为硅橡胶绝缘层,从而成为硅橡胶复合绝缘户外互感器硅胶体;将硅橡胶复合绝缘户外互感器硅胶体送入烘干设备继续完成固化,烘干设备为烘干箱,烘干箱温度设置为115±2℃,时间设置为至少5小时,然后取出清除模缝薄片。依据该文献介绍,通过该工艺生产出的一体化注射硅橡胶复合绝缘户外电压互感器生产周期明显缩短,节能降耗效果明显,适于大批量连续性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2635186a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的绕组封装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组装工序:将电感器的外壳依次整齐排置于物料流转盒内,且外壳的开口朝上;s2,封装灌胶:将装载待封装的电感器的物料流转盒搬运至传输带机构一上,物料流转盒经传输带机构一传送至灌注工位后静止;s3,烘干工序:封装后的电感器静置20~30min,再将物料流转盒搬运至传输带机构二,经传输带机构二传送至烘干工位后静止,烘干工位的上方设置有烘干室;s4,检查、包装:对烘干后的电感器进行检查作业,经检查合格的电感器再进行包装、入库。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5312317a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绕线绝缘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加工仓,所述加工仓内腔靠近中心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加工仓内腔的右侧设置有喷淋室,所述加工仓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烘干室,所述加工仓内腔的左侧设置有检测室,所述底座顶部中心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放置架。通过检测箱和色彩感应器的设置,能够在对绝缘效果进行检验时,若是绕线某处绝缘效果不佳,则检测箱的内部通电,氦气在通电的情况下发出红光,并通过色彩感应器检测出,然后通过报警器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则在绕线绝缘效果不佳处通过记号笔进行标记,从而便于后续的针对性返工。这种技术的缺陷是烘干工艺采用的是间歇式或批量式生产,无法与整个生产线形成连续的流水作业,易于出现工序间的衔接问题,影响生产效率。

2、另一方面,隧道炉作为一种连续的烘干设备,已在其他生产得到应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174297u公开了一种线圈隧道式自动烘干装置,包括机架、线圈进料区、线圈烘干区和线圈出料区,所述线圈进料区包括防护罩一、推料机构一和进料平顶链线,所述线圈烘干区设为隧道炉,包括线圈装载治具、治具输送链线、运风电机、运风轮、高温硅酸岩棉外罩、中波红外线发热管和传动电机,所述线圈出料区包括防护罩二、推料机构二和出料平顶链线,采用激光加工孔位后,由标准件连接块连接完成多层线体组装无焊接工艺的方式,使精度符合产品烘烤治具精度定位设计要求,保证每组治具产品同步烘烤的稳定效果,同时降低了设备生产成本。这种隧道炉采用电机及其他配套设置实现物料的推动和传送,适应于相应的使用场景或使用需求。但构造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且作业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连续生产的简便易行的隧道炉及相应的连续生产线。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设有隧道式的炉体及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采用无动力的滚筒传送机构(或称滚筒传送机),从炉中穿过,炉体内设置若干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沿纵向(隧道炉的延伸方向,或者说前后方向)相间分布,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通常可以安装在炉内的顶部。

3、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传送机构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前高后低(以进口侧为前,出口侧为后)的倾斜设置。

4、优选地,所述滚筒传送机构的倾斜角度为3-8°。

5、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组件由三个电加热管组成,以三相市电作为供电电源,采用y形连接方式。

6、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竖向上)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通常可以安装在炉内的顶部。

7、优选地,所述炉体循环风机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炉体的顶部,露在炉体外,通常可以通过垂直贯穿炉顶的风机轴连接位于炉内的风机。

8、优选地,所述炉体可以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置在炉顶,纵向上位于炉体的中部。

9、优选地,所述炉体可以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设置在炉体的侧面,纵向上位于炉体中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有门帘。

11、优选地,所述门帘为采用软板制成的软板门帘。

12、优选地,所述炉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钢板夹层结构,夹层内充满隔热或保温材料,由此形成保温层。

13、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生产线,设有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种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所述滚筒传送机构的前侧连接前序传送机构或延伸至前序工位或工区,后侧连接后序传送机构或延伸至后序工位或工区。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隧道炉进行烘干,实现了烘干工艺的连续生产,有利于与生产线的其他工序无缝衔接,形成连续生产的流水作业线;由于隧道炉采用无动力滚筒传送机构进行工件在隧道炉内的传送,无需设置电机及相应的传动机构,简化了构造,方便了作业,同时,隧道炉内的滚筒传送机构可以作为整条生产线传送机构中的一部分,与前后工序中的滚筒传送机构是连续一体化的,进一步方便了工件在前后工序之间的传送;由于隧道炉内的滚筒传送机构可以具有微小的倾斜,通过合理设置倾斜角度控制工件在隧道炉内匀速或以其他设定的速度变化方式移动,不仅有利于保证运行的顺畅,而且也有利于保证烘干(后固化)质量;由于在隧道炉前后端口设置了耐高温的软门帘,减小了炉内热能的流失,减小了高温对邻近区域的影响;由于将控制柜设置在炉顶,方便了观察和操作;由于将两个循环风机分别设置在隧道炉前部和后部,将排风口设置在隧道炉中部且朝上,有利于隧道炉内温度的均衡,且有利于避免排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5、本实用新型适应于连续生产,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电力互感器线包烘干及其他类似工件处理或使用场合。



技术特征:

1.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设有隧道式的炉体及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采用无动力的滚筒传送机构,从炉中穿过,炉体内设置若干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沿纵向相间分布,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传送机构水平设置或前高后低的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传送机构的倾斜角度为3-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组件由三个电加热管组成,以三相市电作为供电电源,采用y形连接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循环风机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炉体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置在炉顶,纵向上位于炉体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有门帘,所述门帘为采用软板制成的软板门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钢板夹层结构,夹层内充满隔热或保温材料。

10.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所述滚筒传送机构的前侧连接前序传送机构或延伸至前序工位或工区,后侧连接后序传送机构或延伸至后序工位或工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力互感生产用线包烘干隧道炉及生产线。其中隧道炉设有隧道式的炉体及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采用无动力的滚筒传送机构,从炉中穿过,炉体内设置若干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沿纵向相间分布,位于传送机构的上方。生产线设有上述隧道炉,所述滚筒传送机构的前侧连接前序传送机构或延伸至前序工位或工区,后侧连接后序传送机构或延伸至后序工位或工区。本技术适应于连续生产,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电力互感器线包烘干及其他类似工件处理或使用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刘百良,刘百龙,张仲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恒源利通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