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4434发布日期:2024-04-25 10:00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炉底板,具体为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


背景技术:

1、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一般安装在循环热风炉的底端,一般的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都是一整块完整的炉底板,由于其体积较大,因此在安装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进行搬运和安装。

2、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将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设计成拼装式的,即由多块体积较小的炉底板搭接在一起形成大的炉底板,以便于在安装时能够节省人力。

3、但是现有的拼装式的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大多只是在炉底板外部设置搭接板,左右相邻的炉底板通过搭接板搭接在一块,相邻的炉底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够,容易发生松动,且安装时也难以精准定位,容易发生偏移,影响安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拼装式的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大多只是将左右相邻的炉底板通过搭接板搭接在一块,相邻的炉底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够,容易发生松动,且安装时也难以精准定位,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包括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第一拼接机构、第二拼接机构和第三拼接机构,所述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炉底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包括第一搭接板、第一磁吸柱和透风槽,所述第一搭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炉底板右端的上方,所述第一磁吸柱固定安装在第一搭接板的下端,所述第一磁吸柱呈等距排布,所述透风槽固定设置在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的下端,所述透风槽呈等距排布,在拼装循环热风炉的炉底板时,由一块第一炉底板、两块第二炉底板以及一块第三炉底板拼装成一块完整的循环热风炉炉底板,在拼接时,首先将第一搭接板搭接在左侧的第一块第二搭接板的上端,此时第一磁吸柱会插入到第一磁吸槽内部,二者之间的磁吸力,可以增加第一炉底板与第一块第二炉底板之间拼装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3、优选的,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包括第二搭接板、第三搭接板、第一磁吸槽和第二磁吸柱,所述第二搭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炉底板左端的下方,所述第三搭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二炉底板右端的上方。

4、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吸槽固定设置在第二搭接板的上端,所述第一磁吸槽呈等距排布,所述第一磁吸槽与第一磁吸柱相适配,所述第一磁吸柱活动安装在第一磁吸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吸柱与第一磁吸槽异极相对设置。

5、优选的,所述第二磁吸柱固定安装在第三搭接板的下端,所述第二磁吸柱呈等距排布,所述第一磁吸槽与第二磁吸柱相适配,所述第二磁吸柱活动安装在第一磁吸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磁吸柱与第一磁吸槽异极相对设置。

6、优选的,所述第三拼接机构包括第四搭接板和第二磁吸槽,所述第四搭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三炉底板左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磁吸槽固定设置在第四搭接板的上端。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该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在拼装循环热风炉的炉底板时,由一块第一炉底板、两块第二炉底板以及一块第三炉底板拼装成一块完整的循环热风炉炉底板,在拼接时,相邻的搭接板相互搭接,将多个炉底板拼成一个整件,此时吸柱会插入到对应的磁吸槽内部,磁吸柱与磁吸槽之间的磁吸力,可以增加各个炉底板之间拼装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包括第一炉底板(1)、第二炉底板(2)、第三炉底板(3)、第一拼接机构(4)、第二拼接机构(5)和第三拼接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底板(1)、第二炉底板(2)、第三炉底板(3)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一炉底板(1)、第二炉底板(2)、第三炉底板(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炉底板(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拼接机构(4)包括第一搭接板(401)、第一磁吸柱(402)和透风槽(403),所述第一搭接板(401)固定安装在第一炉底板(1)右端的上方,所述第一磁吸柱(402)固定安装在第一搭接板(401)的下端,所述第一磁吸柱(402)呈等距排布,所述透风槽(403)固定设置在第一炉底板(1)、第二炉底板(2)、第三炉底板(3)的下端,所述透风槽(403)呈等距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机构(5)包括第二搭接板(501)、第三搭接板(502)、第一磁吸槽(503)和第二磁吸柱(504),所述第二搭接板(501)固定安装在第二炉底板(2)左端的下方,所述第三搭接板(502)固定安装在第二炉底板(2)右端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槽(503)固定设置在第二搭接板(501)的上端,所述第一磁吸槽(503)呈等距排布,所述第一磁吸槽(503)与第一磁吸柱(402)相适配,所述第一磁吸柱(402)活动安装在第一磁吸槽(503)的内部,所述第一磁吸柱(402)与第一磁吸槽(503)异极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柱(504)固定安装在第三搭接板(502)的下端,所述第二磁吸柱(504)呈等距排布,所述第一磁吸槽(503)与第二磁吸柱(504)相适配,所述第二磁吸柱(504)活动安装在第一磁吸槽(503)的内部,所述第二磁吸柱(504)与第一磁吸槽(503)异极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拼接机构(6)包括第四搭接板(601)和第二磁吸槽(602),所述第四搭接板(601)固定安装在第三炉底板(3)左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磁吸槽(602)固定设置在第四搭接板(60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槽(602)呈等距排布,所述第二磁吸槽(602)与第二磁吸柱(504)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柱(504)活动安装在第二磁吸槽(602)的内部,所述第二磁吸柱(504)与第二磁吸槽(602)异极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炉底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包括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第一拼接机构、第二拼接机构和第三拼接机构,所述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为同种结构,所述第一炉底板、第二炉底板、第三炉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炉底板的数量为两个。该循环热风炉用炉底板,在拼装循环热风炉的炉底板时,由一块第一炉底板、两块第二炉底板以及一块第三炉底板拼装成一块完整的循环热风炉炉底板,在拼接时,相邻的搭接板相互搭接,将多个炉底板拼成一个整件,此时吸柱会插入到对应的磁吸槽内部,磁吸柱与磁吸槽之间的磁吸力,可以增加各个炉底板之间拼装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正方,孙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华信工业电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